352口腔综合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口腔综合考试是为了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的口腔医学知识和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口腔综合考试范围为: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解剖生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口腔组织病理学 10%
牙体解剖生理学 10%
牙体牙髓病学 20%
牙周病学 20%
口腔修复学 20%
口腔颌面外科学 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问答题
Ⅳ.考查内容
一、口腔组织病理学
第一篇口腔组织胚胎学
(一)口腔额面部发育
1.神经嵴、腮弓和咽囊:神经峭的分化,腮弓及咽囊的发育。
2.面部的发育:面部发育过程,面部发育异常。
3.腭的发育:腭的发育过程,腭发育的调控,腭的发育异常。
4.舌的发育:舌的发育过程,舌的发育异常。
5.唾液腺及口腔黏膜的发育:唾液腺的发育,口腔黏膜膜的发育。
6.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下颌骨的发育,上颌骨及腭骨的发育,颞下颌关节的发育,颌骨发育的调控。
(二)牙的发育
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成釉器的发育,牙乳头,牙囊,牙板的结局,恒牙的发育。
2.牙体组织的形成:牙本质的形成,釉质的形成,牙髓的形成,牙根的形成,牙根与牙周支持组织的形成。
3.牙的萌出和替换:牙的萌出,乳恒牙交替,牙萌出的次序和时间。
(三)牙体组织
1.釉质:理化特性,组织结构,釉质的表面结构,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2.牙本质:理化特性,组织结构,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牙本质液、牙本质渗透性和敏感性。
3.牙髓:组织结构,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及牙髓组织结构的临床意义。
4.牙骨质:理化特性,牙骨质的分类,组织结构,牙骨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四)牙周组织
1.牙龈:表面解剖,组织结构。
2.牙周膜:组织结构,牙周膜的功能,牙周膜结构对功能的适应性,牙周膜的增龄变化。
3.牙槽骨:组织结构,生物学特性。
(五)口腔黏膜
1.口腔黏膜的组织结构:上皮,固有层,黏膜下层。
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咀嚼黏膜,被覆黏膜,特殊黏膜。
3.口腔黏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口腔黏膜的功能,口腔黏膜的增龄变化。
(六)唾液腺
1.唾液腺的一般组织学结构:分泌单位,肌上皮细胞,皮脂腺,结缔组织。
2.唾液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腮腺,下领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
3.唾液腺的功能与增龄性变化:唾液腺的功能,唾液腺的增龄与再生性变化。
(七)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盘,关节囊和韧带,滑膜,关节血管、神经分布。
第二篇口腔病理学
(八)牙发育异常
1.牙数目异常和大小异常:少牙和无牙、多生牙、巨牙和小牙。
2.牙形态异常:双生牙、融合牙、结合牙、畸形舌侧尖畸形中央尖牙内陷、异位釉质。
3.牙结构异常:先天性梅毒牙、氟牙症、Turner牙、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4.牙其他异常:乳牙滞留、牙阻生、牙变色。
(九)龋病
1.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化学细菌学说四联因素学说。
2.龋病的病理变化:釉质龋、平滑面龋、窝沟龋、牙本质龋、牙骨质龋。
(十)牙髓病
1.牙髓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牙髓充血、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
2.牙髓变性和坏死:牙髓钙化、牙髓纤维性变、牙髓网状萎缩、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3.牙体吸收:牙内吸收、牙外吸收。
(十一)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2.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
(十二)牙周组织病
1.牙龈病:牙菌斑性牙龈病、慢性龈炎、龈增生、伴白细胞性龈炎、维生素C缺乏性龈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非菌斑性牙龈病损。
2.牙周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牙周变性、牙周萎缩、牙周创伤。
(十三)口腔粘膜病
1.口腔粘膜病基本病理变化:角化不良、棘层增生、上皮异常增生、棘层松解、棘层内疱、基层下疱、棘层增生、上皮萎缩、细胞凋亡、溃疡、糜烂。
2.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分类、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白斑、红斑、口腔粘膜下纤维化、扁平苔藓、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天疱疮、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白塞综合征、疱疹性口炎、多形渗出性红斑、念珠菌病、肉芽肿性唇炎、良性游走性舌炎、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十四) 颌骨疾病
1.各型颌骨骨髓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 、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结核性骨髓炎、放射性骨髓炎
2.常见颌骨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及临床特征表现:颌骨的非肿瘤性疾病:巨颌症、纤维结构不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巨细胞肉芽肿
3. 常见非牙源性颌骨肿瘤的病理表现及临床特征表现:骨瘤、软骨性肿瘤、成骨性肿瘤、骨髓源性恶性肿瘤、颌骨转移性肿瘤
(十五)颞下颌关节病
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
2.骨关节炎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3.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4.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表现、病理变化
(十六) 唾液腺疾病
1.各型唾液腺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唾液腺发育异常、慢性复发性涎腺炎 、慢性阻塞性涎腺炎、慢性硬化性涎腺炎 、涎石病、坏死性涎腺化生、舍格伦综合征、唾液腺囊肿等
2.常见涎腺疾病及肿瘤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多形性腺瘤、沃辛瘤、嗜酸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唾液腺发育异常等
(十七)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假性囊肿
常见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表现:皮样和表皮样囊肿、鳃裂囊肿、畸胎样囊肿、黏液囊肿、舌下囊肿
(十八) 牙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WHO 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上皮性牙源性肿瘤、混合性牙源性肿瘤、间叶性牙源性肿瘤、恶性牙源性肿瘤
常见牙源性肿瘤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牙源性腺样瘤 、成釉细胞纤维瘤、牙瘤、牙源性黏液瘤、成牙骨质细胞瘤、成釉细胞癌 骨化纤维瘤、骨结构不良
(十九) 口腔粘膜癌及其它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
口腔粘膜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乳头状瘤、角化棘皮瘤、乳头状增生、牙龈瘤、先天性龈瘤、血管瘤、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颗粒细胞瘤 、神经鞘瘤、口腔粘膜色素痣
口腔粘膜恶性肿瘤的病理表现和临床表征:口腔癌、基底细胞癌 、恶性黑色素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肉瘤、淋巴瘤、口腔转移性肿瘤
二、牙体解剖生理学
(一)绪论
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二)牙体解剖生理
1.牙体及牙髓腔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2.牙发育和萌出的特点
3.牙及其支持组织的关系
4.牙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的关系
(三)牙列、牙合 与颌位
1.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
2.牙列的牙合 面的形态特征
3.牙尖交错牙合 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4.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四)颌面部骨
上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五)颞下颌关节
1.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作用,关节功能的解剖特点
2.下颌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六)颌面部肌
1.咀嚼肌的起止点及生理功能
2.口颌系统肌链的构成体系及临床意义
(七)口腔颌面部神经
1.三叉神经的解剖特点及生理功能
2. 面神经的的解剖特点及生理功能
3. 其他与口腔颌面颈部相关的神经的解剖特点及生理功能
(八)面颈部血管
1. 面颈部主要血管的位置、分支行程以及毗邻关系
(九)头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1. 头面部淋巴结的分布,划分与解剖特点及淋巴回流
(十)唾液腺与唾液
1. 三大唾液腺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的解剖特点以及与其比邻的重要解剖结构
2. 唾液的成分及生理作用
(十一)面颈颅局部解剖
1. 面部分区、表面解剖标志、面部比例关系、其他关系以及美容角等
2. 颈部局部解剖分区和重要的局部解剖标志、各解剖区域的境界及层次内容
(十二)口腔局部解剖及生理功能
1. 唇、颊、舌、腭、咽、喉的局部解剖特点
2. 各器官在吮吸、吞咽、言语、表情等口腔颌面功能
(十三)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
1. 口腔颌面部断面解剖概念及其三个发展阶段
2. 断面解剖常用的三维平面和解剖基线。
(十四)颌位与下颌运动
1. 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的特点与意义
2. 三个基本颌位的位置关系
3. 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意义
4. 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十五)咀嚼
1. 咀嚼的发育与神经控制
2. 咀嚼运动的生物力学与肌肉活动
3. 咀嚼的作用和影像
(十六)口腔感觉
1. 口腔颌面部感觉的感受器和传导通路
2. 口腔颌面部的痛觉,口腔黏膜温度觉、触觉、压觉,牙周本体觉,味觉感受器的特点和传导
三、牙体牙髓病学
(一)绪论
牙体牙髓病学的概念
(二)龋病概述
1、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2、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法(患病率、发病率及龋均)
3、龋病的好发部位
(三)龋病发生病因及发病过程
1、牙菌斑的形成过程
2、与龋病发病关系密切的微生物及其致龋特征
3、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
(四)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脱矿和再矿化的概念
2、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3、龋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
(五)龋病治疗
1、龋病非手术治疗方法
2、牙体修复与材料选择的原则
3、窝洞的分类和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
4、抗力形与固位形的概念
5、深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6、龋病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六)牙体缺损的粘结修复
1、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优缺点
2、牙本质粘结系统的分型、机制及临床选择
3、复合树脂直接修复的临床操作步骤
4、前牙III类洞的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5、后牙I、II类洞的复合树脂直接修复
(七)牙发育异常和着色牙
1、氟牙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原则
2、畸形中央尖的处理
(八)牙外伤
1、牙外伤的种类、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牙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九)牙慢性损伤
1、磨损、磨耗、楔状缺损及酸蚀症的概念
2、楔状缺损的病因
3、牙隐裂和牙根纵裂的诊治要点
(十)牙本质过敏症
1、牙本质过敏症的定义
2、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3、牙本质过敏症的处理原则
(十一)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治疗
1、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方法和原理
2、氟牙症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十二)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生理学特点
1、牙髓组织的基本功能
2、牙髓的形态学特点和成牙本质细胞的结构特点
3、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4、根尖周组织的组成及结构特征
(十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
2、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感染途径
(十四)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1、病史采集的内容和询问方法
2、基本检查和诊断方法
3、牙髓活力测验的原理和方法
(十五)牙髓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
1、牙髓病的组织病理学及临床分类
2、牙髓炎的诊断程序和鉴别诊断思路
3、各型牙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十六)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各型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期、排脓通道和排脓方式
3、急性根尖周脓肿与急性牙周脓肿的鉴别
4、慢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和诊断
(十七)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治疗概述
1、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
2、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应急处理的方法
3、疼痛的控制:局部麻醉法和失活法
(十八)活髓保存与根尖诱导成形术
1、盖髓术的分类
2、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的定义、原理及适应证
3、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概念、修复机制和愈合类型
(十九)根管治疗术
1、根管治疗术的概念和原理
2、感染根管的类型及其治疗原则
3、根管治疗术的操作原则
4、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及评定标准
(二十)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1、各牙位的髓腔应用解剖特点
2、解剖性根尖孔和生理性根尖孔的区别
3、开髓术及常用器械使用方法
(二十一)根管预备与消毒
1、常用根管预备技术的基本步骤、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2、根管预备的基本原则
3、根管清理、成形、常用根管长度测量方法
(二十二)根管充填
1、根管充填的目的、作用和时机
2、根管充填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3、根管充填方法
4、根管充填的质量评价
(二十三)显微根管治疗与根管外科
1、口腔科手术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显微根管治疗器械
2、根尖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十四)根管治疗并发症及根管再治疗
1、根管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2、根管再治疗的适应证
(二十五)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
1、根管治疗后牙齿的变化特点
2、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重要性
3、根管治疗后修复的时机
四、牙周病学
(一)、绪论
牙周病的定义
(二)、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1.牙龈: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牙龈上皮的结构特征;牙龈结合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牙龈组织学特征。
2.牙周膜:概念;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成分;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位置和排列方向。
3.牙骨质:概念;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
4.牙槽骨: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X线片的影像;骨开窗、骨开裂的概念。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
5.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6.牙龈曲线的形态特点,牙周表型的概念及分型
(三)、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1.牙周病学的分类:牙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
2.牙周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牙周病的流行情况:牙龈炎、牙周炎的流行特点
4.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因素的概念及与牙周病患病率相关的危险因素
(四)、牙周病的微生物学
1.牙周炎的致病机制;牙周生态的概念及其意义;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
2.牙菌斑:新概念、形成和结构;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的分布、主要特性;菌斑致病的三个学说,各型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牙菌斑的生态学;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牙周致病菌的不同作用,致病机制,重要牙周致病菌的毒力因子。
(五)、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1.各种局部促进因素的特点;龈上、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牙石形成过程,菌斑矿化机制,牙石与菌斑的关系;牙面着色的来源及意义。
2.解剖因素:牙解剖因素,包括根分叉,釉突等对牙周治疗预后的影响,骨开裂骨开窗的概念。角化龈的概念及宽度对感染发生的关系。
3. 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颌畸形。
3.食物嵌塞的定义,垂直及水平嵌塞,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
4.牙合创伤的概念,造成因素,病理改变及与牙周炎的关系
(六)、牙周病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全身促进因素
1.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上皮附着的概念,龈沟液的作用,唾液的功能。
2.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
3.牙周炎发病中宿主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4.牙周病的全身促进因素。
(七)、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1.牙龈出血和炎症:炎症时临床表现及意义、附着丧失的概念。牙龈炎症的临床病理。
2.牙周袋的形成:牙周袋的概念、牙周袋与附着水平的关系;牙周袋的类型;牙周袋形成机制;牙周袋的病理。
3.牙槽骨吸收: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临床表现,牙槽骨吸收的局部因素和病理;牙槽骨吸收的机制。
4.牙松动和移位:牙松动和病理性移位的原因。
5.牙周病的活动性:牙周病活动期和静止期的特点。
(八)、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1.病史收集:系统病史、口腔病史、牙周病史收集内容。
2.牙周组织检查: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龈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周袋,牙松动度和根分叉的检查,牙周炎的 X 线检查。各种牙周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出血)的意义及分级。
3.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正中牙合、休息位、牙位、肌位的概念、检查方法;早接触及牙合干扰的概念及检查方法;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牙合检查的方法
及步骤,食物嵌塞的检查。
4.X线片检查:正常牙周组织的 X 线像、牙周炎时的 X 线像。
5.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牙周系统病历的书写。
6.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牙周微生物及龈沟液的检查。
(九)、牙龈病
1.慢性龈缘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及预防。
2.增生性龈炎: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3.青春期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预防。
4.妊娠期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病理。
5.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病理。
6.药物性牙龈增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引起牙龈增生的常见药物。
7.牙龈纤维瘤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8.牙龈瘤:牙龈瘤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病理。
9.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病理。
10.急性龈乳头炎:病因、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
11.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十)、牙周炎
1.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分型和分度、病程进展、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治疗原则。
2.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特点(局限型、广泛型)、诊断及治疗原则。主要致病菌。病因、命名历史、流行病学特点、病理。
3.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Down 综合征、白细胞功能异常、与糖尿病、艾滋病有关的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十一)、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交通途径、相互影响、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根分叉病变: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表现、根分叉病变的分度及治疗原则。根分叉病变的发病因素。
3.牙周脓肿:与牙龈脓肿、牙槽脓肿的鉴别、牙周脓肿的治疗原则。牙周脓肿发病因素。
4.牙龈退缩:牙龈退缩的常见原因及治疗原则。
5.牙根敏感及根面龋:牙根敏感及根面龋的预防。
6.口臭:口臭的来源、构成成分及处理原则
(十二)、牙周医学
1.牙周医学的概念
2.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口腔病灶学说,牙周炎影响全身疾病的可能机制。
3.全身疾病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凝血机制异常、传染性疾病、需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牙周治疗注意事项。
(十三)、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
1.临床危险因素评估:不可改变和可改变的环境、后天获得、行为危险因素分别有哪些。
2.牙周炎的预后:分类原则、牙列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个别牙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
(十四)、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1.牙周病的总体治疗计划:牙周病治疗的总体目标、治疗程序各阶段的内容和目的
2.牙周治疗中应控制医院内感染:牙周诊室控制感染的特点和原则。
(十五)、牙周基础治疗
1.菌斑控制:菌斑控制的意义与方法。特殊人群的菌斑控制。
2.洁治术:洁治术的适应证及超声洁治术的禁忌证。常用手工洁治器的选择、器械的握持、超声波洁治的操作方法。超声波洁牙机的主要构造及原理。
3.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常用的龈下洁治器械的辨别及使用、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的操作要点。
4.基础治疗的效果与组织愈合:菌斑控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的临床效果。机械清除菌斑牙石后牙周组织愈合方式。
5.咬合治疗:选磨法的概念、早接触点和(牙合)干扰的选磨原则、选磨方法。采用选磨法治疗食物嵌塞,充填或冠修复、拔牙,正畸矫正、修复缺失牙等方法治疗食物嵌塞。
6.松牙固定: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夹板的生物力学原理。
(十六)、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1.牙周药物治疗的的原因和药物治疗原则。牙周病药物的种类。
2.全身药物治疗的优缺点,四环素族的新作用,影响全身疗效的因素。
3.牙周局部用药的主要目的,常用含漱药物,冲洗药物,缓释药物的概念优缺点,常用缓释抗菌制剂,
(十七)、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1.牙周手术的原则:手术治疗的时机和基本原则。
2.牙周手术的基本技术:常用牙周手术切口的选择。牙周手术的缝合及塞治技术。
3.牙周手术的种类: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翻瓣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牙槽骨病变的手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治疗、膜龈手术、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再生性手术的含义。牙周手术后组织愈合的种类及评价、影响GTR的手术效果的因素,对新附着和牙槽骨再生的评价。
(十八)、牙周病的疗效维护和预防
1.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2.疗效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的内容。
(十九)、牙周健康与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的关系
1.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2.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二十)、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疾病
1.种植体周围组织。
2.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五、口腔修复学
第一章 绪论
1.口腔修复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临床接诊
1.口腔临床接诊的主要内容和顺序。
第三章 牙体缺损的修复
(一)概述
1.牙体缺损的病因、影响及修复体的种类。
(二)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1.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2.牙体预备的要求。
3.修复体边缘设计。
4.抗力形和固位形。
(三)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1.约束力和反约束力、摩擦力、粘接力。
2.牙体缺损修复体常用的固位形。
(四)暂时修复体
1.暂时修复体的功能和作用。
2.暂时修复体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暂时修复体的试戴与粘固。
(五)固定修复印模技术
1.固定修复印模的基本要求。
2.固定修复印模的印模方法。
(六)比色
1.比色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七)铸造金属全冠
1.铸造全冠的适应证。
2.牙体预备步骤及要求。
3.铸造全冠的制作方法。
(八)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1.PFM适应证与禁忌证。
2.牙体预备的要求和步骤。
3.PFM制作步骤及要点。
4.金属烤瓷结合的影响因素。
(九)全瓷冠
1.全瓷冠适应证与禁忌症。
2.全瓷冠牙体预备。
3.全瓷修复体的特点与发展概况。
4.各类全瓷修复体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十)嵌体与部分冠
1.嵌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制作要求。
2.合金嵌体窝洞的特征。
3.后牙邻牙合嵌体洞制备的特点及方法。
(十一)桩核冠
1.桩核冠适应证、组成及分类。
2.桩冠的固位形与抗力形的要求,牙本质肩领。
3.牙体预备步骤及要求。
4.桩核冠的印模制取。
(十二)贴面
1.贴面的种类和适应范围。
2.贴面的牙体制备、注意事项。
(十三)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粘接、粘固与完成
1.修复体就位的标志和临床参考标准。
2.临床上常用的永久粘固剂。
(十四)牙体缺损修复体的临床应用选择
1.前牙、后牙不同牙体问题的修复体的设计与选择。
(十五)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1.人造冠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第四章 牙列缺损的固定局部义齿修复
(一)固定局部义齿的组成和类型
1.固定桥的组成及功能。
2.固定桥的类型。
(二)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及适应症
1.牙周储备力。
2.固定局部义齿的适应症。
(三)固定局部义齿的设计
1.固定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原则。
2.基牙的选择。
3.固位体、桥体、连接体的设计原则。
4.不同牙列缺损的修复设计、基牙异常的固定桥设计。
(四)固定局部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1.固定桥的固位原理。
2.影响固位的因素。
3.增强固位力的方法。
(五)固定局部义齿的临床操作步骤
1.基牙预备要点。
2.共同就位道。
3.固定桥修复的基本要求。
(六)固定局部义齿的制作
1.固定桥的制作、金属烤瓷固定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七)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固定局部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第五章 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一)概述
1.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
2.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方式。
(二)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1.Kennedy牙列缺损的分类。
2.牙列缺损的其他分类方法。
(三)可摘局部义齿的模型观测
1.观测线。
2.导线的分类。
3.就位道的选择原则。
(四)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
支托、固位体、连接体、基托、人工牙
(五)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1.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2.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
(六)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
1.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检查和准备。
2.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适应症。
3.确定颌位关系、印模和模型及模型设计。
(七)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工艺
1.义齿整铸支架的制作。
(八)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
1.可摘局部义齿初戴的注意事项、检查及处理。
(九)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义齿戴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十)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1.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活动义齿修复
1.机械式附着体义齿、磁性附着体义齿和套筒冠义齿的特点、组成与设计、治疗步骤。
第七章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一)概述
1.全口义齿的定义。
2.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
(二)无牙颌解剖标志及其临床意义
1.无牙颌的结构特点、解剖标志及分区。
(三)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1.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2.影响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的因素。
(四)全口义齿修复前的准备
1.无牙颌的口腔检查。
2.无牙颌的修复前的准备。
(五)全口义齿的制作
1.取无牙颌印模的原则和方法。
2.记录颌位关系的重要性。
3.确定、记录和转移颌位关系的方法。
4.排列全口义齿人工牙的原则和方法。
5.全口义齿牙合平衡的重要性和调整方法。
(六)全口义齿初戴
1.义齿初戴的检查及处理。
(七)戴用义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全口义齿试牙、戴牙。
2.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八)全口义齿的修理
1.全口义齿修理与重衬。
(九)即刻全口义齿
1.即刻全口义齿的优缺点及制作。
(十)单颌全口义齿
1.单颌全口义齿的制作要点 。
第八章 牙列缺损/缺失的覆盖义齿修复
(一)概述
1.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基础。
2.覆盖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3.覆盖义齿的优缺点。
(二)覆盖义齿修复的设计
1.覆盖基牙的选择。
2.覆盖基牙的类型及其上的附着体。
(三)覆盖义齿的制作
1.覆盖义齿的制备与制作。
(四)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覆盖义齿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第九章 种植义齿修复
1.种植义齿的基本知识、特点及适应证。
第十章 颌面缺损修复
1.颌骨缺损的修复原则。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1.牙周病修复治疗的生理基础、治疗原则。
2.掌握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调整咬合和牙周夹板的应用。
第十二章 咬合病与颞下颌关节病的修复治疗
1.咬合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检查的方法。
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颞下颌关节病的修复治疗方法。
六、口腔颌面外科学
(一) 绪 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医疗范畴、专业特点。
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简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口腔颌面的国内外动态。
(二)口腔颌面外科检查基本操作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及住院病史记录的要求和书写方法。
口腔颌面部各种检查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常用的手术操作方法。
手术器械、手术者和手术区的消毒方法。
各类创口的处理方法。
(三)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与镇痛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麻醉方法。
浸润麻醉和常用阻滞麻醉的注射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全身麻醉前患者的常规准备,包括术前检查和术前用药。
局麻的并发症。
口腔颌面外科全麻的特点及全麻后的注意事项。
镇静与阵痛的常用方法。
牙及牙槽外科
牙拔除术的适应证选择。
通过全身状况的评估筛选禁忌证。
各类牙拔除术的基本要点。
阻生牙拔除的基本方法。
牙拔除术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五) 种植外科
口腔种植适应症,手术原则,步骤。
口腔种植骨量不足处理方法。
种植外科的应用解剖。
口腔种植手术、手术并发症及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
(六) 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感染途径,智齿冠周炎。
各种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颌面部疖痈的诊断和治疗。
(七)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基本特点和紧急救治处理方法。
软组织伤和颌骨骨折的基本特点,分类,检查方法处理原则和各类软硬组织伤处理特点。
软组织清创缝合方法,上、下颌骨骨折的分类,位移原理,骨折固定方法和选择。
(八)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基本概念(发生发展规律,病理分类及临床分类分期。
各种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囊肿,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包括: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脉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恶性肿瘤包括:舌癌,牙龈癌和颊粘膜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
骨化性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及其余颌骨囊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放疗及化疗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九)唾液腺疾病
急慢性唾液腺炎症, 唾液腺结石病,舌下腺囊肿及唾液腺常见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涎瘘及舍格伦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黏液囊肿及唾液腺良性肥大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及腮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十) 颞下颌关节疾病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颞下颌关节强直及颞下颌关节脱位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颞下颌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肿,肿瘤及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十一)颌面部神经疾患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贝尔面瘫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面瘫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
(十二) 先天性唇腭裂与颅面裂
唇腭裂的发病机制,发病因素及畸形分类及序列治疗。
(十三)牙颌面畸形
牙颌面畸形的定义、分类。
正颌外科的矫治原则。
外科-正畸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的程序和步骤。
临床常用的正颌外科术式与方法。
(十四)牵张成骨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牵张成骨的生物学基础。
颌骨牵张成骨的适应证。
颌骨牵张器的类型、基本组成、临床经过及并发证。
(十五)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的病因。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选择整复外科技术的原则。
(十六) 功能性外科与计算机辅助外科
口腔颌面功能性外科的定义和基本目标。
计算机辅助外科的定义。
功能性外科和计算机辅助外科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