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材料已经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材料技术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制造和装备的先进水平。当前,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中,不仅成为我国化工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成为石化行业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

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要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这需要更多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知识,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技开发的人才参与其中,材料与化工专硕的设立则是从人才培养的根源上,争取满足这种需求。

那么材料与化工专硕考研主要集中在哪些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涵盖哪些职业领域?如何有效备考?让我们一起来看。

一、什么是材料与化工专硕

材料与化工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涉及材料的获得、质量的改进、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经济管理等工程知识,并与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来看,专业涉及范围又可概括为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开发与设计、材料特性分析、材料成品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制品的加工及改性、材料制造业的管理和制造技术经济分析等。

材料与化工产业的应用快速发展,在国内掀起各种产业投入的风潮,更是强化了各招生单位在化学化工及生化、纳米科技等方面的研究风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也在不断更新优化。研招网2022年硕士专业目录显示,材料与化工专硕已经包括材料工程、材料与化工、纺织工程、化学工程、林业工程、轻化工程(含皮革、纸张、织物加工等)、冶金工程等多个专业(研究方向)。

作为专业学位硕士之一,材料与化工专硕突出实践导向,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招生与培养

(一)招生单位众多,选择范围广

由于材料与化工专硕包括多个专业,相关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情况较为复杂。研招网硕士专业目录显示,2022年共235个招生单位招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同是材料与化工专硕,但各招生单位在不同院系内部署招生计划,具体表现为招生众多且分散、研究方向多样。

招生单位可分为综合型高校,如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等;理工/化工/工业/科技类高校,如北京化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项目,如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济南大学联合培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宁波大学联合培养等。总体来说,考生的选择面是比较大的。

根据目前的招生单位公布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等资料来看,材料与化工类专硕的招生计划一般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同时,也有不少招生单位将招生计划部署在其他多个学院,其培养方式、研究方向各具特色。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根据该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部署,材料与化工专硕分别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工程技术研究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顺德研究生院”等学院招生。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材料与化工类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招生专业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材料工程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研究方向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工程专业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工业生态4个研究方向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功能材料、精细化工、环境科学与技术、生物制药技术、
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6个研究方向
工程技术研究院冶金工程专业先进钢铁材料冶金技术、凝固与连铸、气泡冶金、
智能钢铁生产技术、绿色冶金、氧化物冶金技术6个研究方向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无机化工、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化学冶金、化工冶金、
煤碳能源、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
绿色冶金、反应工程、材料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化学、冶金环境工程、资源循环与利用工程15个研究方向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冶金工程专业钢铁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冶金节能环保3个研究方向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冶金工程专业复吹转炉送粉工艺研究  
顺德研究生院材料工程专业材料学

(二)招生单位进一步扩招,考研竞争加大

在全国招生单位中,材料与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排名靠前、整体实力较强的招生单位报考集中且录取分数线较高。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

由于报考人数逐年增长,材料与化工专硕的竞争逐渐激烈。从国家线变化来看,工学专硕国家线在近三年上涨了9分,同时单科分数线也略有上涨。从部分招生单位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变化来看,呈现出一定的扩招趋势;招生复试分数线虽比较平稳,但也略有上涨趋势。

图片1.png图片2.png

近三年部分招生单位招生人数统计

招生单位2020年2021年2022年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72313347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5/299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194219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676892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13743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

近三年部分招生单位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统计

招生单位2020年2021年202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320(政治外语50,业务课一75、
业务课二80)
320(政治50、外语45,业务课80)320(50,80)
西北工业大学300(50,70)310(50,70)315(50,70)
大连理工大学290(政治外语45,
业务课一70、业务课二75)
300(政治外语45,
业务课一70、业务课二75)
310(政治外语45,
业务课一70、业务课二75)
北京科技大学289(37,56)303(37,56)01方向:287(38,57)
02、03方向:273(38,57)
兰州大学270(45,65)270(45,65)273(45,65)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

总的来说,材料与化工专硕也是近年专硕报考热门,是上岸难度呈现增加态势的专硕之一。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研读学校的招生宣传材料,考虑招生情况和具体研究方向,参考历年报录比、录取分数综合选择。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为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各招生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紧密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科研体系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深入发展,为材料化工行业领域生产和管理单位、企业或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人才。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并重,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并通过实践尽可能加以解决。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建立了从化工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转化、从化工工艺开发到化工设备设计的一体化科研体系;拥有教育部“磷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流学科平台;建设有“过滤与分离”“多相流传质与反应工程”“制药工程与技术”“磷化学与工程”等省重点实验室。

东北石油大学与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研究生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合作范围,推动校企双方在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度合作。

想要了解更多材料与化工专硕培养情况,考生可登录各招生单位官网查看培养方案与招生宣传等材料。

三、就业前景与方向

今年4月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材料与化工类专业人才集中力量夯实科学基础、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新材料产业保障能力。对于材料与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就业前景更为广阔。

(一)新材料将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包括新材料在内的重点领域技术路线。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新材料对高技术及尖端技术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为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海洋工程、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配套基础材料。近日取得发射圆满成功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以及中国空间站在建造阶段都离不开多种化工新材料发挥的重要作用。

png

随着新材料与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术加速融合,大数据、数字仿真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设计中作用不断突出,“互联网+”、材料基因组计划、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新材料创新步伐持续加快,相关研究方向走在科技前沿,就业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对新材料的重点产业技术方向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材料基因工程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增材制造材料与3D打印技术,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轻质高强材料,先进能源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等11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也是材料与化工领域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二)材料与化工专硕就业方向多样

材料与化工类专硕毕业生的就业面十分广泛。在相关产业链中,无论是上游支撑环节,还是中游制造环节、下游应用环节都需要大量相应的研发、生产等专业人才。

为保障人才供给质量,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盛磊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高等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工业“四基”等重点领域引导高校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着力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材料与化工专硕指明了就业方向。

具体来说,材料与化工专硕毕业生有以下几大就业方向:

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制药、冶金、建材等部门从事各类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

到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材料、信息材料、医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所、高校或企业,从事产品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技术支持工作;

在相关科研部门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与产品开发工作;

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和研发工作;

在工矿企业、贸易部门、政府机关从事科研、生产、检验和管理工作。

四、备考经验分享

研招网邀请到已成功上岸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赵学长,为大家分享一些备考经验。

(一)关于择校和报考:建议大家首先要了解院系近年招生计划、专业培养方向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其次,尽可能明确各个学校近三年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复录比等等关键参考因素,综合考量各类因素,理性择校;第三,由于招生单位众多,招生政策各有差异,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各招生单位招录方式的具体调整变化,比如明确报名时是否需要填报具体学院。

(二)备考经验分享:

1.数学:搭建概念框架、锻炼计算能力。

首先要搭建数学概念的基本框架。近年的考研数学中加强了对基本概念考查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大家加强对各种概念的掌握程度。其次要在做题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计算能力。另外,要利用难题来提升对数学的兴趣,但注意避免钻入“陷阱”中,不能因此丧失了备考信心。

2.专业课:在背诵和理解中加强专业素养和运用能力。

由于专业课考查范围较广,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可能有畏难情绪,建议向学长请教备考笔记,对考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更好掌握。以北科为例,近年专业课考查呈现广度、深度双提升的趋势,这要求我们在面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能浮于表面,简单的背诵是不够的,要加强知识运用能力以应对灵活多变的题目。

3.政治&英语:抓住单词,善用真题,适当调整。

单词是提升英语能力的基础。比起由于理解偏差而犯错,因为单词不认识而做错更让人难过。这不仅是对习题的浪费,也无法提升英语能力。个人认为政治复习跟着主流节奏走是完全够用的,考生可以在备考后期多刷几套模拟题掌握感觉;其次,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字体和卷面。

(三)关于复试:首先,建议考生关注官网发布的相关通知,了解招生政策变化,及时根据复试科目、内容以及指定参考书目调整心态和复习重点方向,戒骄戒躁,早些进入备考状态;其次,要按照学校双机位等具体要求,做好布置以备线上复试;第三,在复试过程中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不要害怕,用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问题的理解,展现运用知识的能力,争取发挥出真实水平。

参考资料:

①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②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科研成就》

③南昌航空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④东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与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加快行业发展变革 实现石化强国的跨越——<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二)》

⑥《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20》

⑦国家信息中心:《【专家观点】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招工难”与对策》


本文【转载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仅供考研备考同学交流学习,本站非院校官网,请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方发布为准。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整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