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迄今已经创造了数千年的文明,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要实现长足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军事的硬实力,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给予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就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那么,作为文博行业后备军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招生培养以及就业情况如何,这篇文章带你探知一二。

一、博物馆热带动的专业报考热

曾几何时,人们一度认为博物馆是庄严肃穆的,文物藏品仿佛自带古朴厚重的“滤镜”,让人“敬而远之”。实际上,文物记录着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凝聚着前人的思想观念与智慧审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类型增加,馆藏日益丰富,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为公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与教育。《国家宝藏》《国宝档案》《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系列节目以及国潮文创、丝竹歌舞等多样表现形式让历史文化焕新再现,以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吸引到更多年轻人来欣赏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逛博物馆、看展览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尤其使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冷门”专业以及文博行业工作人员受到大众关注。

在研究生招考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报考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愿意共同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的发展建设。

近几年文博硕士的分数线较稳定,但由于报考人数逐年增长,竞争逐渐激烈,上岸难度仍然呈现增加态势。数据显示,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等综合类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的录取率有所下降。

近五年历史学专硕总分国家线趋势图

png

数据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部分高校近三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招生复试分数线

png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

部分高校近三年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录取情况

png

数据来源:各招生单位官网,录取率=录取人数/报名人数(不含推免)

二、研究方向多元,理论与实践并重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属历史学门类,是国家为适应新时期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学位类型。近年来,各高校向文博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研招网专业目录显示,2022年共有50所高校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文博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体系中,文物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体现着专业综合性。很多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方向设有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也有不少高校依据地缘优势、办学特色,开辟了其他研究方向。如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开设有“科技考古”方向;山西大学开设有“革命文物”等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开设有“公众考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设有“博物馆策展与研究”“故宫学”等方向;湖南大学开设有“出土文献研究”等方向。

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的培养,是文博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认为,科研工作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科研工作弱化会影响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发挥。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学科有关的学术研究工作。

目前,各高校文博硕士培养方式一般采取在校学习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利于拓宽文博专业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主动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实践教学形式包括文物保护及科技考古实验课程、田野发掘及调查、博物馆展陈实践等。

由于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和侧重不同,培养方式、专业发展也各具特色。下面简单介绍几所有代表性的院校:

云南大学为满足文物产业尤其是各博物馆、文物商店、拍卖公司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培养,以及科研训练与实践,以期培养出熟练掌握考古学基础理论,扎实的文物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考古学的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博物馆的管理和展陈工作,文物产业的策划与经营工作等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主要培养系统掌握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文物修复与保护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事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文物修复与保护等方向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具有一定科研水平、掌握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级专门性人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本校教学科研条件,在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博物馆学方面形成了成熟且合理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主要培养能够胜任文物保护、藏品管理、博物馆管理、博物馆陈列设计、考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博行业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文博专硕就业往哪去

(一)文博人才就业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文博行业人才紧缺,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据统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达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达1.08亿件/套,而目前全行业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地区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和考古资源,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亟待开展深入的研究与保护工作。

具体来说,文博专硕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文物陈列与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在海关、珠宝拍卖行等单位从事文物鉴定、评估和保护工作。

为改善人才短缺现象,《“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将加强考古学科和队伍建设,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文物机构从业人员数量预计达到19.5万人。此外,《2022年“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提出,面向文博行业在职人员,重点向文博系统基层在职人员,招收硕士研究生。通过学历教育与文博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具有文博专业素养的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选取部分高校会同有关联合培养单位(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其中培养方向有:水下考古、石窟寺与宗教考古、科技考古、边疆考古、外国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考古学理论、文物保护与管理等,值得考生关注。

(二)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文博领域新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展陈设计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尤其以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数字博物馆拓展了空间与时间,极大增强了展览的表现能力和交互能力。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有85000家博物馆闭馆。此后,云上博物馆、博物馆直播成为了公众与博物馆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文博行业人员需要做到:

1.以科技助力文物保护管理、改善公众体验。博物馆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随着技术发展而提升,如先进的影像技术、自动化温湿度控制应用于藏品保管;虚拟空间展示、多语种讲解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等。

2.了解掌握各项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数字资源采集开发、数字资源展示利用、博物馆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需要文博人才掌握数字影像采集、三维建模、触摸交互多媒体等技术。

3.做好社会化服务。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和人文价值,文物展示要以人为本,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注重观众的体验和感受,如加强与弱势群体沟通、信息传播交流等能力,提升观众参与性和用户体验。

(三)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从事文博工作,实现建设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目标,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不仅要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更要注重提升就业综合竞争力。

1.提升科研能力,加强专业技能:鉴于文博行业知识涵盖面广、专业技能要求高,学生应系统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以达到“文”与“博”相统一,提升科研能力。

2.培养工作实践能力:博物馆相关工作的实践性较为突出,因而需要深入发掘博物馆文化资源,向公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熟悉博物馆展览设计、陈列、藏品保管和维护等工作;掌握文物修复、文物科技保护等工作。

3.更新工作理念,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认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吸纳新鲜的创意与思想,不断探索创新的内容与方式,才能创作出更加多元化、新鲜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例如将高新科技应用于展览形式设计,推陈出新;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互动,培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品牌;在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下,探究服务内容和方式,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

四、关于备考,学长有话说

我们邀请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博专业的学长为大家介绍备考经验。

关于择校:

建议考生先选专业方向,然后选城市、定学校。首先考虑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再综合考虑地域条件、师资力量以及个人能力,对比考研难度从而确定目标院校。院校地理位置与文化建设程度相关,研究方向与师资力量则直接关系着专业实践和就业方向。

关于备考:

1.专业课复习抓重点。文博专业的内容博大精深,考查内容较综合,复习范围较广泛,面面俱到的复习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要根据考试大纲制定好复习规划,研究出题方向和规律,在真题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复习。总结框架大纲、思维导图,再结合各类资料熟读背诵、补充细节。

2.劳逸结合,灵活应对。专业课考查个人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建议劳逸结合,日常关注文博方面的时事,在复习的间隙看一些学术著作和纪录片,来补充拓展知识面。由于考试题量较大,备考过程中要注意锻炼思维,通过模拟演练把控时间。此外,文博专业本科阶段的内容中有一些体系和思路有助于构建思维。

3.复试前多次练习,适应远程面试节奏。首先要明确复试性质,是线下还是线上,然后做好相应准备;其次要将专业课巩固得扎扎实实;最后就是按照学校要求用心准备自我介绍和复试问题。建议和研友组织几次模拟面试,了解流程以消除紧张感。

文博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是需要信念支撑的,成功上岸只是开始,希望考生拥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成为真正的文博工作者,为国家的文博事业出一份力。祝大家备考顺利,一战成硕!

参考资料:

①人民网:《习近平谈世界遗产》

②人民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哪些亮点?权威解答来》

③云南大学:《文物学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④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文博专硕培养方案》

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

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报告(2019-2020)》

⑦张全礼:《北京地区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发展报告》

⑧澎湃新闻:《对话|段勇:如火如荼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还需兼顾老者》


本文【转载自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仅供考研备考同学交流学习,本站非院校官网,请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方发布为准。如有不妥或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整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