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有一些新的变革,想考研的同学可以提前了解下。

明确导师权责

针对此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博士、硕士毕业考核制度,给导师决定博士、硕士毕业的自主权”,教育部认为该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有很大的启发,决定充分采纳。

但在进一步扩大导师权益的同时,教育部也限制了导师权益的范围。

完善导师分类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科学合理地将研究生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训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职责评价纳入导师评价体系。

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术、科研和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也不得随意拖延研究生的毕业时间。研究生不得被视为廉价劳动力。不得纵容研究生的学术不当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的学术权益,不得按实际贡献排名。不得讽刺、讽刺、虐待研究生或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有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

在此之前,关于硕士和博士学生因各种原因被推迟毕业,甚至被导师视为免费劳动力而自杀的消息令人震惊。该规定实施后,导师的权责范围将得到规范。

重点发展专硕事业

教育部发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审计的通知》明确表示,优先考虑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急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西部地区和民族大学在申请新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时,申请条件可降低20%。取得学位授权自主审核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意见》增加学位授权点,不参加新学位授权点审核。

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社会需求为重点,增加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说白了,这项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内需。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应该有更多的硕士学位。

排查近5年硕博学位论文

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抓,不仅体现在清退分流上,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更能体现我国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

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该校近五年硕博学位论文正式进行全面排查,并复核近五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

多所高校发布硕博清退通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被撤回。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近30所大学宣布退出13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原因涉及“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入读”、“申请退学”等方面。

此前,四川大学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的通知》。通知称,“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6年”。

扩大推免以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

纵观近年来高校发布的招生规定,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逐渐向非全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公告。2021年,全日制只招收免试学生,统一考试阶段只招收非全定向就业学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前,许多大学已经减少或取消了全日制招生。例如,2017年,武汉大学全日制会计硕士只招收推免学生,其余为非全学生;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取消了全日制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全部招收非全硕士学位。

硕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决定了硕士更适合在职人员招生。有专家表示,“非全是专业硕士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