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大纲
Ⅰ.考查目标
金融学综合考试涵盖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含微观金融)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计算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
分析与论述题3题,每题15分,共45分。
III.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的许多经济理论。 它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消费者使用其收入的原则;各种商品价格的形成;价格在厂 商考虑其产品种类和数量中的作用;市场中某种产品的数量和厂商的数量、规模的确定;工人工资和土地地租的决定等。由于所有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价格,关系到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关系到价格形成与变动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行为,因此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市场各类当事人的行 为进行讨论,主要研究经济中如何通过价格机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线索为:当事人行为—供给与需求—价格—资源配置。
一、经济学导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方法;理解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分类、不同经济体 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等基本概念。
(二)考试要点
1.经济学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①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行为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含义及选择行为的必然性。
②基本的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及何时生产。
③经济学的定义 。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①选择与机会成本。
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学含义与机会成本递增法则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与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3)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
①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
②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 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各自特点。
(4)经济学分类
①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 (2)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4)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5)经济模型
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考试要求
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及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各种因素;掌握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和限制 价格的概念及政府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熟练掌握均衡价格理论,并能运用其解释和预测价格 变动的方向;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及其与销售收益的关系也要求熟练掌握并运用。
(二)考试要点
1.需求和需求变动
(1)需求的概念
①需求的定义 需求与欲望的区别
②需求的表示方式 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
③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的表述和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
(2)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收入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偏好 预期 其他因素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不同含义及其在需求曲线图形上的不同表现。
2.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的概念
①供给的定义
②供给的表述方式 供给表、供给曲线与供给函数
③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的表述和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2)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商品本身的价格 其他商品的价格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 其他因素
(3)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不同含义及其在供给曲线图形的不同表现。
3.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决定 过剩需求 过剩供给 市场均衡 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
(2)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①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不变时,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随需求增加而增加,需求减少而减少。
②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不变时,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下降。
③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何变动要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和程度决定。
④供求规律 市场均衡的决定过程、供求规律的含义。
(3)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①支持价格 ②限制价格 ③政府税收和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4.需求和供给弹性
(1)弹性的概念 弹性的定义、意义与弹性系数。
(2)需求弹性
①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 弧弹性与点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形态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缺乏弹性、单元弹性、富于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的关系
②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与计算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需求收入弹性与商品分类(正常品、奢侈品、必需品、劣等品)
③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分类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与商品分类(替代品、互补品、非关联性商品)
(3)供给弹性
①供给弹性的定义与计算 ②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现形式 ③供给弹性的分类 ④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有关商品效用的概念;了解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无差异曲 线及预算约束的含义和性质;熟练掌握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 以及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考试要点
1.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1)关于效用的基本概念
①效用的定义
②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含义与区别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①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数学表述公式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原因及数学公式表达。
(3)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①预算约束的含义
②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必要条件的数学公式表达。
③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规律的解释
2.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几个假定
①偏好的完备性
②偏好的反身性
③偏好的传递性
④偏好的单调性
⑤偏好的凸性
(2)无差异曲线
①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②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③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法则
④违反偏好假设的几种无差异曲线 完全替代型偏好和完全互补型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3)预算线
①预算线的含义与数学公式的表达
②预算线特征及及其变动(斜率变化和水平移动)
(4)消费者均衡条件及其图解
(5)消费者均衡比较静态分析:价格、收入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①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②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6)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①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
②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③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④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7)消费者剩余
①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②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和几何图形的表示
3.不确定性(风险)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1)不确定性的描述 概率 期望值 方差
(2)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3)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
①风险厌恶
②风险偏好
③风险中性
(4)降低风险的途径
①多样化选择
②风险分散
③保险
四、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厂商的性质、目标、生产函数及成本的有关概念,了解生产的长期和短期含义;掌 握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与计算;掌握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生产扩展线的性质与 特点;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与分类、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含义;熟练掌握各种产量曲线和成本曲线的推导方法、生产三阶段的划分、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 以及计算方法。
(二)考试要点
1.生产理论
(1)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经营目标
①企业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
②企业的经营目标 利润极大化目标 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生产函数
①生产函数的几个概念 生产、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的含义,长期和短期的含义。
②生产函数的几种形式 齐次生产函数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 完全替代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3)短期生产函数
①短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与曲线。
③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④生产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产量的变化特征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4)长期生产函数
①长期生产函数的形式
②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性质
③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④等成本线
⑤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⑥生产扩展线
(5)规模报酬
①规模报酬的含义及其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区别
②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含义及原因。
2.成本理论
(1)成本函数
①关于成本的几种概念
②成本函数
(2)短期成本
①短期成本的分类
②短期成本曲线
③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3)长期成本
①最适度工厂规模与长期总成本
②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④长期成本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a.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与长期成本曲线形状的关系。
b.长期成本函数与范围经济
五、市场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市场结构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即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的结 构特征。具体地,了解垄断形成的原因,三种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应用;垄断竞争厂商的需 求曲线特点和非价格竞争;博弈论的初步知识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几个基本模型。掌握完全 竞争厂商和垄断厂商所面临的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特征,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供给曲线的 推导方法;掌握垄断市场结构中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掌握垄断所 导致的效率和福利损失;掌握价格歧视的含义、分类及实施价格歧视的前提条件,垄断竞争 所导致的资本容量过剩,寡头市场的各种竞争模型。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与长期 均衡的条件及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计算方法,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几种情况,垄断厂 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及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计算方法,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和长期 的均衡条件,熟练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及其含义。
(二)考试要点
1.市场结构、行业与厂商利润极大化
(1)市场及市场结构类型
①市场的含义
②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
③四种类型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市场
(2)厂商与行业的区别与联系
(3)行业与市场的区别与联系 行业与市场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前者是生产或供给方面的概念,后者则包括供求双方的关系。
(4)厂商的收益与利润
①厂商的收益: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②厂商的利润: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③利润函数及利润极大化的条件
利润是产量的函数、利润极大化指经济利润极大化。
2.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①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
②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③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
(2)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①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 一阶条件和二阶条件
②短期均衡的几种情况
经济利润大于零的短期均衡
经济利润等于零的短期均衡
亏损但继续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
亏损并停止生产经营的短期均衡(停止营业点)
③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 的那部分线段,行业内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即为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3)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
①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在长期,厂商会选择最优生产规模以获得比短期所能获得最大利润更大的利润。
②完全竞争厂商的进退决策与长期均衡
P>LAC:厂商进入
P<LAC:厂商退出
P=LMC=LAC:长期均衡
③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3.完全垄断市场
(1)完全垄断市场概述
①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特征
②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③垄断的成因
法律壁垒
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
技术性与策略性壁垒
其他壁垒
④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需求曲线
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总收益曲线
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2)垄断厂商的均衡
①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条件:MR=MC
短期均衡的两种情况:盈利或亏损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问题
②长期均衡
③垄断权的度量 垄断权可以用(P﹣MC)=P/|E|或 P/MC=|E|/(|E|﹣1)来度量。
④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比较 资源利用 价格和产量 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合并的福利效应
(3)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①价格歧视的含义
②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市场的有效分割和各个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弹性
③价格歧视的种类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
④价格歧视的几种应用方法
优惠券:消费者甄别
两部收费制
捆绑销售
4.垄断竞争市场
(1)垄断竞争市场概述
①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点
②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厂商需求曲线(d) 市场需求曲线(D)
(2)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①短期均衡: MR=MC
②长期均衡: MR=LMC,且 P=LAC
③垄断竞争的效率损失:资本容量过剩
④非价格竞争 差别产品 广告:广告的作用 售后服务
5.寡头市场和策略
(1)寡头市场竞争模型
①寡头市场的结构特征
②非合作模型
产量竞争模型:古诺模型、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价格竞争模型:伯特兰模型、价格领导模型
③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串谋)
(2)博弈论与寡头市场
①博弈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博弈方(参与人) 策略 行动 支付矩阵
②博弈的描述 策略式博弈 扩展式博弈
③占优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囚徒困境模型 纳什均衡
④子博弈与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子博弈 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⑤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的含义与“以牙还牙”策略 有限次的重复博弈模型 无限次的重复博弈模型
六 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厂商使用生产要素和要素所有者供给要素的原则;掌握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 品、边际要素成本等概念的含义;熟练掌握工资、利息和地租等收入的决定。
(二)考试要点
1.生产要素与分配理论概述
(1)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2)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1)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①边际产品价值(VMP)
②边际要素成本(MFC) ③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要素成本
(2)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
①边际收益产品(MRP)
②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3.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
(1)要素供给与供给者
要素供给是指要素市场供给量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要素供给者是家庭或消费者
(2)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S=MFC。
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平均要素
成本曲线: S=AFC。
(3)不同市场情况下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根据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要素均衡价格有着不同的决
定原则。
4.工资、利息和地租的决定
(1)工资的决定
①劳动的最优供给原则 收入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等与工资
②劳动供给曲线的图形推导
③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及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④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工资率的决定
⑤工资差异原因:劳动质量不同、非货币利益不同、市场不完全竞争等
(2)利息率的决定
①资本的需求: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②储蓄决策及资本供给
③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资本供给曲线
④资本市场的均衡与利息率的决定
(3)地租的决定
①土地的需求: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②土地的供给曲线 垂直的供给曲线与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的含义。
③土地市场的均衡与地租的决定
④级差地租、准地租和经济租金
5.欧拉定理
七、一般均衡与效率
(一)考试要求
了解一般均衡的性质;掌握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标准,掌握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理解公平和效率的标准和替换;熟练掌握一般均衡存在需要满足的条件和一般均衡 理论。
(二)考试要点
1.一般均衡的性质及存在条件
(1)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存在需要满足的条件
每个消费者依据他的偏好和预算线来选择最大化其效用的商品组合,预算线由投入品价格和产品价格决定。
每个消费者依据现行投入品价格和产品价格,选择其所提供的投入品的数量。
厂商在给定的现有技术、产品需求、投入品供给约束条件下,选择最大化其利润的决策。
所有市场(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在要素及产品的现行价格
下,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2.一般均衡理论
(1)交换的均衡
(2)生产的均衡
(3)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3.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定理
(1)经济效率的定义和边际条件
①经济效率的帕累托标准
②经济效率的边际条件——一般经济达到帕累托有效标准的必要条件
a.交换的效率
对任意两个消费者(A 和 B),任何两种商品(X 和 Y)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b.生产的效率
任意两种投入品(X 和 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两个生产者(或同一个生产者的两种产品 A 和 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③生产与交换的效率
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3)效率与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通过对初始禀赋的再分配,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都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4.效率与公平
(1)效应可能性边界
(2)公平的标准
(3)公平与效率的替换
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考试要求
了解信息传递模型和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科斯定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的含义;熟练掌握政府管制垄断的措施、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矫正外 部性的办法、公共物品的特性以及“搭便车”的概念。
(二)考试要点
1.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1)垄断与低效率
①资源浪费
②社会福利损失
(2)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①价格管制 边际成本定价法和平均成本定价法
②反托拉斯法
2.经济活动的外部性
(1)外部性的含义及分类
①外部性的含义
②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③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2)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①正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②负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3)解决外部性的办法
①庇古税和补贴
②限量与配额:排污标准、可转让的许可证
③外部性的“市场解”:兼并
(4)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科斯定理
①科斯对纠正外部性的传统办法的批评
②科斯定理与产权界定
3.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种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俱乐部商品
(3)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①“搭便车”
②“公共地悲剧”
(4)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公共资源的保护
4.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①逆向选择问题
②道德风险问题
(3)信息传递与机制设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办法
①信息传递
②激励机制设计:委托—代理模型
5.公共选择
(1)公共选择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①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②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2)直接投票与资源配置
①多数原则与投票悖论
②单峰偏好和中间人定理
6.收入分配不均及其对策
(1)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
①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的关系
②收入分配差别的衡量: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对策:税收和社会保障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学总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和规律。首先,它研究诸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一国的货币供给等这些具有总量性质的经济变量。另外整个经济活动有许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比如一个国家有许多私人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从事投资活动,每个经济主体都要消费或进行不同程度的储蓄。宏观经济学并不研究上述个别经济行为,而是根据它们不同的属性从总体角度进行研究,即总投资活动,总消费和总储蓄活动等。再次,宏观经济学还研究市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重要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
一、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一)考试要求
了解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掌握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各种收入恒等式;熟练掌握 GDP、GNP 的含义以及与 GDP、GNP 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考试要点
1.总产出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②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③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联系与区别
④GDP 的价格矫正
(2)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①生产法
②支出法
③收入法
(3)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①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
②国民收入(NI)
③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GDP 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
2.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循环图及收入恒等式
C+I=C+S
(2)三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C+S+T
(3)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X=C+S+T+M
二、收入与支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掌握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的含义;熟练掌握两部门、三部门与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各种乘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考试要点
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①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的形式、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
②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的形式、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③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C+S=Y
APC+APS=1
MPC+MPS=1
(3)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①均衡条件
AE=NI 或 I=S
②均衡的国民收入
(4)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原理
①乘数的含义
②乘数效应的解释
③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MULT1=1/(1-MPC)=1/MPS
2.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政府收入、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
①税收与国民收入不相关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②税收与国民收入相关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①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
②政府税收乘数
③平衡预算乘数
3.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进口函数与出口函数
①进口函数
②出口函数
(2)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四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①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
②税收乘数
③进口乘数
④出口乘数
三、IS﹣LM 模型
(一)考试要求
了解决定投资的因素、投资函数的形式;掌握 IS、LM 曲线的含义、性质与特征;掌握IS、LM 曲线的推导方法;熟练运用 IS﹣LM 模型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
(二)考试要点
1.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
(1)投资的决定
①影响投资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②投资函数
(2)IS 曲线
①IS 曲线的含义
②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及 IS 曲线的推导
③IS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 IS 曲线的斜率的因素
④IS 曲线的移动
(3)IS 曲线之外的点:产品市场的失衡
2.货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
(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谨慎需求和货币投机需求。
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曲线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三)LM 曲线
①LM 曲线的含义
②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及 LM 曲线的推导
③LM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 LM 曲线斜率的因素
④LM 曲线的移动
⑤LM 曲线之外的点:货币市场的失衡
3.双重市场均衡:IS﹣LM 分析
(1)双重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
(2)非均衡利率与收入的调整
(3)均衡利率与收入的变动
IS、LM 曲线的移动会导致均衡利率和收入变动。
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和投资
(一)考试要求
了解影响投资的政策因素及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了解影响住宅投资的因素和存货投资 的类型;掌握消费者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考试要点
1.消费与储蓄
(1)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2)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
2.投资需求
(1)固定投资
(2)住宅投资
(3)存货投资
五、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D﹣AS 模型
(一)考试要求
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了解庇古的财富效应、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关系;了解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假设前提的区别;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的推导方法;掌握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并能运用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来说明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熟练运用 AD、AS 曲线分析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就业量和价格总水平的决定。
(二)考试要点
1.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
①庇古的财富效应
②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③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
(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①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政府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时,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②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2.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总供给曲线和总供给函数
①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②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描述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③总供给函数
(2)劳动市场
①劳动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②劳动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③劳动市场的均衡
(3)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①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即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②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
(4)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①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即货币工资并不像古典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②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一般情形和极端情形)
(5)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3.AD﹣AS 分析
(1)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决定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①古典情形
②极端凯恩斯情形
③凯恩斯主义的一般情形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六、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考试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器”;掌握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熟练掌握“挤出效应”和“流动性陷阱”的含义;熟练运用 IS﹣LM 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考试要点
1.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①充分就业
②价格稳定
③经济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
①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
公债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的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的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分为两类: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来提高有效需求,消除失业,称之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高于充分就业时,通过增税或减少政府开支,降低有效需求,称之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经济变量对经济的冲击和干扰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的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等。
③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
a.充分就业时的财政赤字(盈余)。
指经济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财政收支不一定是平衡的,可能存在赤字或盈余。
b.财政政策与年平衡预算。
传统的西方财政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理财思想的不同。
(3)货币政策
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几种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
②货币政策工具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制度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率
以上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效果和局限性。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托宾 q 理论
财富效应
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
④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⑤货币政策执行规则的选择
单一规则
相机抉择
2.财政政策的效果:IS-LM 分析
(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①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 IS 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了原有的乘数效应,从而财政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②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财政政策的效果与 LM 曲线斜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
IS 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②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完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③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零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 IS 曲线斜率的关系
IS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IS 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3.货币政策的效果:IS-LM 分析
(1)货币政策的效果与 LM 曲线斜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形
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②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③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2)货币政策的效果与 IS 曲线斜率的关系
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斜率越大,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各种配合及其效果分析
七、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
(一)考试要求
了解开放经济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条件和 主要缺陷;掌握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掌握斯旺曲线、米得冲突、丁伯根原则和蒙代尔“政策分派”原理;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熟练运用 IS-LM-BP 曲线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熟练掌握不同汇率制度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熟练掌握“三元悖论”。
(二)考试要点
1.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
①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
②决定 BP 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
边际进口倾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
(2)汇率变动对 IS、BP 曲线的影响
(3)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IS﹣LM﹣BP 曲线的推导
2.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
①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②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相互协调
相互冲突
③米德冲突
在米德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在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下,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两个目标,会使决策者面临两难处境。
④丁伯根原则
要实现 N 个政策目标,至少需要有相互独立的 N 种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即要实现一个既定的目标,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工具;要想实现多个目标,就必须有数量相同的的有效工具。如果目标多于工具,则至少有一个目标不能实现;如果工具多于目标,则不只有一种方法实现目标集。一国通常需要的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的数目,必须与所要达到的独立目标的数目一样多。因此,为了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就必须有两种政策并进行配合运用。
⑤斯旺曲线
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
⑥蒙代尔的“政策分派”法则
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
(2)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①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②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③“三元悖论”和政策搭配
(3)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①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②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从狭义上说,国际间政策协调是指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宏观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从广义上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政策协调。
a.信息交换
b.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协调
c.联合行动
八、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一)考试要求
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乘数——加速原理的基本内容;掌握运用 C-D 生产函数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熟练掌握哈罗德—多马与索洛模型与 AK 模型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说明经济实现均衡增长需要满足的条件。
(二)考试要点
1.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含义
①古典定义
②现代定义
(2)经济周期的种类和阶段
①经济周期的种类
②经济周期的阶段
2.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关系
(2)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供给增加、要素使用效率提高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在若干假设条件下,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G=s/v。其中:G、s、v 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条件可表示为 GA=GW=GN。GA、GW、GN 分别为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在若干假设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sf (K) = k& + nK 。
其中,s、n、K 、k&分别表示储蓄率、人口或劳动增长率、人均资本占有量、人均资本增加量。当k& = 0时,经济增长实现稳定增长。
(5)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 模型和增长核算
九、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考试要求
了解失业的定义、类型及度量失业的方法,以及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失业的原因;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掌握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和治理措施;熟练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要点
1.失业
(1)失业的定义与失业率的测量
(2)失业的分类
①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②季节性失业
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
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产生的失业。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
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⑤结构性失业
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行业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3)失业的影响
①失业损失:奥肯法则
②失业的社会影响
(4)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和自愿性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5)反失业的政策
①治理摩擦性失业的政策:完善劳动市场
②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
③治理周期性失业的政策:需求管理
2.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通货膨胀的度量
①通货膨胀的定义
②通货膨胀的度量
(2)通货膨胀的分类
(3)通货膨胀的原因
(4)通货膨胀的治理
①需求政策
②收入政策
③供给政策
④结构调整政策
⑤主动论和非主动论
⑥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
⑦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⑧政策可信任性的作用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理性预期和政策无效的命题 3.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公共物品的种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俱乐部商品
(3)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①“搭便车”
②“公共地悲剧”
(4)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公共资源的保护
4.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
(2)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①逆向选择问题
②道德风险问题
(3)信息传递与机制设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办法
①信息传递
②激励机制设计:委托—代理模型
5.公共选择
(1)公共选择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①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②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2)直接投票与资源配置
①多数原则与投票悖论
②单峰偏好和中间人定理
6.收入分配不均及其对策
(1)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
①市场竞争与收入差别的关系
②收入分配差别的衡量: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2)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对策:税收和社会保障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学总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和规律。首先,它研究诸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一国的货币供给等这些具有总量性质的经济变量。另外整个经济活动有许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比如一个国家有许多私人和企业以及政府单位从事投资活动,每个经济主体都要消费或进行不同程度的储蓄。宏观经济学并不研究上述个别经济行为,而是根据它们不同的属性从总体角度进行研究,即总投资活动,总消费和总储蓄活动等。再次,宏观经济学还研究市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重要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等。
一、国民收入核算原理
(一)考试要求
了解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掌握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各种收入恒等式;熟练掌握 GDP、GNP 的含义以及与 GDP、GNP 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考试要点
1.总产出及其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②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③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联系与区别
④GDP 的价格矫正
(2)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①生产法
②支出法
③收入法
(3)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①国内生产净值(NDP)和国民生产净值(NNP)
②国民收入(NI)
③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GDP 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
2.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循环图及收入恒等式
C+I=C+S
(2)三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C+S+T
(3)四部门经济循环流量图及收入恒等式
C+I+G+X=C+S+T+M
二、收入与支出
(一)考试要求
了解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掌握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的含义;熟练掌握两部门、三部门与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各种乘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二)考试要点
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假设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①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的形式、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
②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的形式、边际储蓄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③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C+S=Y
APC+APS=1
MPC+MPS=1
(3)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①均衡条件
AE=NI 或 I=S
②均衡的国民收入
(4)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原理
①乘数的含义
②乘数效应的解释
③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MULT1=1/(1-MPC)=1/MPS
2.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政府收入、政府购买与转移支付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公式
①税收与国民收入不相关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②税收与国民收入相关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①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
②政府税收乘数
③平衡预算乘数
3.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1)进口函数与出口函数
①进口函数
②出口函数
(2)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四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①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
②税收乘数
③进口乘数
④出口乘数
三、IS﹣LM 模型
(一)考试要求
了解决定投资的因素、投资函数的形式;掌握 IS、LM 曲线的含义、性质与特征;掌握IS、LM 曲线的推导方法;熟练运用 IS﹣LM 模型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
(二)考试要点
1.产品市场的均衡:IS 曲线
(1)投资的决定
①影响投资量的两个重要因素 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②投资函数
(2)IS 曲线
①IS 曲线的含义
②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及 IS 曲线的推导
③IS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 IS 曲线的斜率的因素
④IS 曲线的移动
(3)IS 曲线之外的点:产品市场的失衡
2.货币市场的均衡:LM 曲线
(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谨慎需求和货币投机需求。
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③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曲线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均衡利率的决定
(三)LM 曲线
①LM 曲线的含义
②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及 LM 曲线的推导
③LM 曲线的斜率及影响 LM 曲线斜率的因素
④LM 曲线的移动
⑤LM 曲线之外的点:货币市场的失衡
3.双重市场均衡:IS﹣LM 分析
(1)双重市场均衡时的利率与收入
(2)非均衡利率与收入的调整
(3)均衡利率与收入的变动
IS、LM 曲线的移动会导致均衡利率和收入变动。
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消费和投资
(一)考试要求
了解影响投资的政策因素及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了解影响住宅投资的因素和存货投资 的类型;掌握消费者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考试要点
1.消费与储蓄
(1)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
(2)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
2.投资需求
(1)固定投资
(2)住宅投资
(3)存货投资
五、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D﹣AS 模型
(一)考试要求
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含义;了解庇古的财富效应、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与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关系;了解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假设前提的区别;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的推导方法;掌握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并能运用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差异来说明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熟练运用 AD、AS 曲线分析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就业量和价格总水平的决定。
(二)考试要点
1.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的含义
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2)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
①庇古的财富效应
②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③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
(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①财政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政府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时,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②货币政策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2.总供给和总供给曲线
(1)总供给、总供给曲线和总供给函数
①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②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描述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③总供给函数
(2)劳动市场
①劳动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②劳动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
③劳动市场的均衡
(3)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①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即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②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
(4)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①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
货币工资具有刚性,即货币工资并不像古典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②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一般情形和极端情形)
(5)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3.AD﹣AS 分析
(1)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决定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①古典情形
②极端凯恩斯情形
③凯恩斯主义的一般情形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价格总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六、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考试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器”;掌握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熟练掌握“挤出效应”和“流动性陷阱”的含义;熟练运用 IS﹣LM 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考试要点
1.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①充分就业
②价格稳定
③经济增长
④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
①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
公债
②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的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的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分为两类: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来提高有效需求,消除失业,称之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在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高于充分就业时,通过增税或减少政府开支,降低有效需求,称之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经济变量对经济的冲击和干扰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的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等。
③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
a.充分就业时的财政赤字(盈余)。
指经济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财政收支不一定是平衡的,可能存在赤字或盈余。
b.财政政策与年平衡预算。
传统的西方财政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理财思想的不同。
(3)货币政策
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几种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
②货币政策工具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制度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率
以上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效果和局限性。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托宾 q 理论
财富效应
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
④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⑤货币政策执行规则的选择
单一规则
相机抉择
2.财政政策的效果:IS-LM 分析
(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①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 IS 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了原有的乘数效应,从而财政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②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2)财政政策的效果与 LM 曲线斜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
IS 曲线不变时,LM 曲线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②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完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③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零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3)财政政策的效果与 IS 曲线斜率的关系
IS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IS 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3.货币政策的效果:IS-LM 分析
(1)货币政策的效果与 LM 曲线斜率的关系
①一般情形
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②极端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③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2)货币政策的效果与 IS 曲线斜率的关系
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斜率越小,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斜率越大,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各种配合及其效果分析
七、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
(一)考试要求
了解开放经济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条件和 主要缺陷;掌握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掌握斯旺曲线、米得冲突、丁伯根原则和蒙代尔“政策分派”原理;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熟练运用 IS-LM-BP 曲线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均衡的不同作用;熟练掌握不同汇率制度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熟练掌握“三元悖论”。
(二)考试要点
1.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
①外部均衡曲线的推导
②决定 BP 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
边际进口倾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
(2)汇率变动对 IS、BP 曲线的影响
(3)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IS﹣LM﹣BP 曲线的推导
2.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
①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②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相互协调
相互冲突
③米德冲突
在米德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在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下,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两个目标,会使决策者面临两难处境。
④丁伯根原则
要实现 N 个政策目标,至少需要有相互独立的 N 种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即要实现一个既定的目标,就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工具;要想实现多个目标,就必须有数量相同的的有效工具。如果目标多于工具,则至少有一个目标不能实现;如果工具多于目标,则不只有一种方法实现目标集。一国通常需要的相互独立的政策工具的数目,必须与所要达到的独立目标的数目一样多。因此,为了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就必须有两种政策并进行配合运用。
⑤斯旺曲线
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同时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
⑥蒙代尔的“政策分派”法则
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
(2)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①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②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
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③“三元悖论”和政策搭配
(3)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①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②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从狭义上说,国际间政策协调是指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宏观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从广义上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政策协调。
a.信息交换
b.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协调
c.联合行动
八、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一)考试要求
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乘数——加速原理的基本内容;掌握运用 C-D 生产函数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熟练掌握哈罗德—多马与索洛模型与 AK 模型基本内容,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说明经济实现均衡增长需要满足的条件。
(二)考试要点
1.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含义
①古典定义
②现代定义
(2)经济周期的种类和阶段
①经济周期的种类
②经济周期的阶段
2.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关系
(2)经济增长的源泉:要素供给增加、要素使用效率提高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在若干假设条件下,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G=s/v。其中:G、s、v 分别表示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条件可表示为 GA=GW=GN。GA、GW、GN 分别为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在若干假设条件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表示为:sf (K) = k& + nK 。
其中,s、n、K 、k&分别表示储蓄率、人口或劳动增长率、人均资本占有量、人均资本增加量。当k& = 0时,经济增长实现稳定增长。
(5)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 模型和增长核算
九、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考试要求
了解失业的定义、类型及度量失业的方法,以及失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失业的原因;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和度量;掌握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和治理措施;熟练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要点
1.失业
(1)失业的定义与失业率的测量
(2)失业的分类
①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②季节性失业
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
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产生的失业。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
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⑤结构性失业
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行业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3)失业的影响
①失业损失:奥肯法则
②失业的社会影响
(4)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和自愿性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5)反失业的政策
①治理摩擦性失业的政策:完善劳动市场
②治理结构性失业的政策:人力资本投资
③治理周期性失业的政策:需求管理
2.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通货膨胀的度量
①通货膨胀的定义
②通货膨胀的度量
(2)通货膨胀的分类
(3)通货膨胀的原因
(4)通货膨胀的治理
①需求政策
②收入政策
③供给政策
④结构调整政策
⑤主动论和非主动论
⑥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
⑦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⑧政策可信任性的作用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理性预期和政策无效的命题
第二部分 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流通和金融体系运行一般规律,以及两者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货币、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货币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等内容。
一、货币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本质与形式;形式的演进;掌握货币的本质,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制度及其历史演进的知识;并且熟悉中国现行的人民币制度。
(二)考试要点
1.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①货币的产生
简单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对货币产生的理论观点
②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定义
货币的本质特征
③货币形式的演化
(2)货币的职能
①交换媒介
②价格尺度
③支付手段
④价值贮藏手段
⑤世界货币
2.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①货币种类
②货币材料
③货币单位
④货币发行与流通
⑤货币支付能力
(2)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①银本位制
②金银复本位制
③金本位制
④信用货币制度
(3)国际货币制度
(4)中国现行的人民币制度
二、利息与利率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信用的本质、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掌握利息和利率的基本内涵,以及利率决定和利率结构的主要理论;并且能够进行单利和复利的计算。
(二)考试要点
1.信用概述
(1)信用的本质
(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现在信用的主要形式
①商业信用
②银行信用
③国家信用
④消费信用
2.利息和利率
(1)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2)利息本质的理论
①古典经济学的利息本质理论
②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利息本质理论
③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
(3)利率的计算
①单利
②复利
(4)利率的分类
①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
②公定利率与官定利率
③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④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⑤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⑥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5)利率的作用
①利率的经济效应
成本效应
资产组合调整效应
财富效应
利率的预期效应
利率的汇率效应
②利率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杠杆作用
③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3.利率的决定
(1)利率决定的理论
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②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庞巴维克的时差论
马歇尔的等待说与资本收益理论
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理论
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理论
③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④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模型
(2)货币供应对利率的影响
①流动性效应
②收入效应
③价格水平效应
④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3)利率的作用
①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②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③利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
④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调节的影响
4.利率的结构理论
(1)利率的风险结构
①利率的风险结构
②决定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因素
(2)利率的期限结构
①利率的期限结构
②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预期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
偏好理论
三、金融市场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资金流通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以及金融市场的构成和功能;理解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要内涵、交易工具、及其运行机制;掌握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资产组合的原理与方法。
(二)考试要点
1.金融市场概述
(1)资金的融通
①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②金融融通的特点
(2)金融市场的形成
(3)金融市场的构成
(4)金融市场的功能
(5)金融市场的基本分类
2.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的特征
(2)货币市场的参与者
(3)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
(4)货币市场的划分及主要工具
①短期信贷市场
②短期证券市场
③贴现市场
④同业拆借市场
⑤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⑥债券回购市场
3.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及其特征
(2)资本市场的参与者
(3)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
(4)资本市场的划分及主要工具
①中长期信贷市场
②债券市场
债券的分类
债券的发行
债券的信用等级
③股票市场
股票和债券的比较
股票的种类
股票的发行
股票的上市
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
④二板市场的发展及其运行
4.金融衍生工具
(1)远期
(2)期货
(3)期权
(4)互换
5.金融资产组合
(1)决定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
(2)资产组合选择的基本原理
四、商业银行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作用与发展,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掌握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争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巴塞尔协议、存款保险制度、信息不对称问题;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与监管问题。
(二)考试要点
1.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产生
(2)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3)商业银行的作用
(4)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5)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2.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①资本金业务
②存款业务
③借款业务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①现金业务
②贷款业务
③投资业务
(4)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
①结算业务
②信托业务
③代理业务
④租赁业务
⑤表外业务
3.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
(1)盈利性
(2)安全性
(3)流动性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
①资产管理理论
真实票据理论
转换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②资产管理方法
(2)负债管理
①负债管理理论
②负债管理方法
(3)资产负债联合管理
①资金匹配法
②缺口管理
③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5.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监管
(1)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管理方法
(2)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基本方法
(3)《巴塞尔协议》
(4)存款保险制度
(5)信息不对称
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②委托―代理问题
③信息不对称对商业银行货款业务的影响
④信息不对称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五、其他金融机构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的类别;掌握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的运作,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的意义;熟练掌握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二)考试要点
1.非银行金融机构
(1)投资银行
(2)保险机构
(3)信用社
(4)信托投资公司
(5)财务公司
(6)投资基金
(7)资产管理公司
2.政策性银行
(1)开发银行
(2)农业政策性银行
(3)进出口政策性银行
六、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多种形式;掌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熟练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控制、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二)考试要点
1.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
(2)中央银行的产生
(3)中央银行的发展
2.中央银行的多种形式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
(2)联邦中央银行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
(4)准中央银行制
3.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
(2)政府的银行
(3)银行的银行
(4)管理金融的银行
4.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①货币发行业务
②存款业务
(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①再贴现业务
②贷款业务
③证券买卖业务
④保管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
(4)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①资金清算业务
②代理国库业务
5.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2)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
①预防性管理
②存款保险制度
③最后抢救行
(3)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实践
七、货币政策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掌握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熟练掌握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考试要点
1.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涵义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①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
③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①中间目标的必要和选择标准
②几种可供选择的中间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③公开市场操作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①信用控制
信用配额、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②利率控制(规定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差别利率)
③流动比例控制
④直接干预
⑤道义劝告与窗口指导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
(2)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分析
①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②托宾的q理论
③莫迪利安尼的恒常收入效应
④“财富调整论”
⑤信贷配给传导机制
⑥汇率传导机制(国际传导)
(3)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有效性
(1)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预期因素与货币政策效果的研究
①传统的适应性预期模型
②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③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和工资物价粘性
(3)货币政策的时滞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运用
八、货币供给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货币层次的划分;掌握商业银行存款创造与收缩过程,货币供给的外生论和内生论;熟练掌握货币供给的乘数模型,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二)考试要点
1.货币层次的划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理论及实践
(2)划分货币层次的现实意义
2.商业银行存款创造
(1)存款创造的条件
(2)多倍存款扩张的过程
(3)存款收缩过程
3.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
(1)乔顿货币乘数模型――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2)基础货币
①基础货币的概念
②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
③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3)货币乘数
①货币乘数的概念
②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③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4)货币供给的其他模型
①费里德曼-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
②卡甘货币供给模型
4.中国的货币供给
(1)中国货币层次及其乘数
(2)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
(3)货币乘数
(4)中国货币供应的波动
5.外生论与内生论
(1)外生论与内生论的内涵
(2)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①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②货币主义的理论
③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
(3)托宾的“新观点”
(4)温特劳布-卡尔多内生货币理论
(5)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
九、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传统的现金交易数量论、现金余额数量论;掌握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熟练掌握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二)考试要点
1.货币需求概论
(1)货币需求的含义
(2)货币需求函数
(3)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2.货币需求理论
(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①现金交易数量说
②现金余额数量说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①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②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鲍莫尔模型
惠伦模型
托宾模型
(3)货币主义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3.其他货币理论
(1)理性预期的货币理论
①理性预期
②有效市场理论
③卢卡斯批判
(2)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争论
(3)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理论与一般均衡分析
(4)克劳尔的非均衡货币理论
(5)托宾的货币与经济增长模型
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分类、度量,以及通货膨胀的一般知识;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熟练掌握通货膨胀的效应,通货膨胀的治理。
(二)考试要点
1.通货膨胀概述
(1)通货膨胀的定义
(2)通货膨胀的分类
(3)通货膨胀的度量
2.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
①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拉上
②货币主义的需求拉上
(2)成本推进
(3)结构性通货膨胀
①需求移动论
②不平衡增长模型
③劳动供给理论
④北欧模型
⑤全球通货膨胀模型
3.通货膨胀的效应
(1)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①促进论
②促退论
③中性论
(2)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3)通货膨胀与失业
①菲利普斯曲线
②自然失业率
4.通货膨胀的治理
(1)需求政策
(2)收入政策
(3)供给政策
(4)结构调整政策
(5)主动论和非主动论
(6)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
(7)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8)政策可信任性的作用
5.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的定义
(2)通货紧缩的原因
(3)通货紧缩理论
①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②奥地利学派经济周期理论
③费雪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
④货币主义的分析
十一、金融与经济发展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金融发展的指标、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掌握金融抑制的根源、手段和后果,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创新的理论解释;熟练掌握金融深化的实践问题,金融创新的内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二)考试要点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1)金融发展指标
(2)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3)金融宏观调控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4)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
2.金融抑制
(1)金融抑制的概念
(2)金融抑制的根源
(3)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
(4)金融抑制的后果
3.金融深化
(1)金融深化的内容
(2)金融深化理论的贡献和影响
(3)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不同意见
(4)金融深化实例
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②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
③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反思
(5)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
4.金融创新
(1)金融创新的动因
(2)金融创新的内容和形式
(3)金融创新对各方面的影响
(4)金融创新的理论解释
国际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周转与流通规律、渠道和方式的一门理论与实务相
结合的学科。国际金融学研究对象的选择应有利于揭示国际间货币资本周转与流通的规律,有利于反映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重大变化与创新,有利于指导各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具体实践。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一国对外金融关系到整个国际金融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国际收入、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等。
一、 国际收支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国际货币、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掌握主要的国际收支理论 与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并能够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的原因和提出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对策。
(二)考试要点
1.国际货币
(1)国际货币的职能
国际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标准、支付手段、价格储蓄等。
从私人交易和政府交易两个层次,国际货币具有六个职能:计价货币与基准货币、计算货币与干预货币、资产货币与储蓄货币。
(2)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
①国际货币的演变历史演进
②国际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③一国货币能够充当国际货币必须具备的条件:可兑换性和综合国力
④国际货币与外汇、黄金的区别
(3)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和责任
①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
②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责任
(4)人民币国际化
①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②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
2.国际收支项目
(1)国际收支的概念
①国际收支的定义
②国际收支概念中的居民与非居民,全部的经济交易
③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关系
(2)国际收支平衡表
①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
②国际收支平衡的编制原则
③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经常项目(经常账户)
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与金融账户)
官方储备(平衡账户)
净误差和遗漏(平衡帐户)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①国际收支的顺差(盈余)、逆差(赤字)和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的含义
贸易收支差额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的局部差额
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
净误差与遗漏
②开发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核算
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
开放经济的 GNP 与 GDP 的区别及关系
国际收支状况与国民经济外部均衡
3.国际收支理论
(1)国际收支古典理论
①国际收支古典理论的基本思路.
②物价—金币流动机制
③对国际收支古典理论的评价
(2)国际收支弹性论
①国际收支弹性理论的基本思路
②马歇尔—勒纳条件
③J 曲线效应
④国际收支弹性论评价
(3)国际收支乘数论
①国际收支乘数论的基本思路
②哈伯格条件
③对国际收支乘数论的评价
(4)国际收支吸收论
①国际收支吸收论的基本思路
②货币贬值效应
③对国际收支吸收论的评价
(5)国际收支货币论
①国际收支货币论的基本思路
②货币论视角下的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③对国际收支货币论的评价
(6)对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评论
4.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1)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失衡
①国际收支均衡的政策观
②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按照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不同,国际收支失衡的六种类型是:季节性和偶然性失衡;
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货币性失衡;外汇投机和不稳定性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国际
收支失衡;收入性失衡。
(2)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①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②在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效应
国际收支失衡的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效应
国际收支失衡的相对价格效应
③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3)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及其选择
①可供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
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
②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与配合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其调节
二、外汇与汇率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外汇的概念、种类及其标价方法,汇率及其种类、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
素,以及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理解汇率决定的主要理论,并且能运用相关理论
和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变化。
(二)考试要点
1.外汇和汇率的概念基本内涵
(1)外汇的概念和种类
①外汇的概念
外汇的动态和静态含义
外汇的广义和狭义含义
外汇的基本特征:外国货币当局发行的,各国政府和居民普遍接受的,能够在外汇
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货币资产。
②外汇的种类
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
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即期外汇(现汇)和远期外汇(期汇)
(2)汇率的概念和种类
①汇率的概念
②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美元标价法
③法定升值与升值、法定贬值与贬值的含义
④汇率的种类
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
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现汇汇率和期汇汇率)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单一汇率和复汇率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的含义
现钞汇率和现汇汇率
⑤远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和平价
(3)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国际收支状况
②通货膨胀率差异
③利率差异
④经济增长率误差
⑤外汇市场投机
⑥中央银行干预
⑦其他因素(如预期因素或财政政策等)
2.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
①外汇市场的基本内涵
外汇市场的概念
外汇市场的功能
外汇市场的特征
②外汇市场的构成
外汇交易的参与主体
外汇市场的交易层次: 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银行与顾客之间; 银行同业之间
③外汇市场的效率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
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判断
(2)外汇交易
①即期外汇交易
②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的含义
远期外汇交易的分类
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
③掉期外汇交易
掉期交易的概念
即期对远期和远期对远期
掉期交易与一般的套期保值的区别
④套汇和套利交易
套汇交易的含义
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
套利的含义
抛补套利和无抛补套利
⑤外汇投机交易
外汇投机的含义
即期投机和远期投机
3.汇率决定理论
(1)汇率决定理论的演变发展
(2)购买力平价理论
①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②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形式
③购买力平价的相对形式
④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的关系
⑤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3)利率平价理论
①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抛补利率平价的成立情况及其原因
对抛补利率平价的评价
②无抛补利率平价
无抛补利率评价的基本观点
对无抛补利率平价的评价
③利率平价理论的应用:即期汇率的决定
④利率平价理论的应用:远期汇率的决定
⑤对于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4)国际收支理论
①国际收支说的渊源:国际借贷论
②国际收支说的原理
国际收支说的基本模型
影响均衡汇率变动的因素
③对国际收支说的评价
(5)资产市场理论
①资产市场说的基本思想
②汇率的货币论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粘性价格模型
对汇率货币论的评价
③资产组合平衡论
资产组合平衡模式的基本思想
资产市场失衡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对资产组合平衡论的评价
4.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
(1)人民币汇率决定与变化的基本情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三、国际金融市场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以及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掌握欧洲
货币市场的概念、特征、主要业务,以及欧洲货币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了解国际金融创新的
诱因、主要创新工具与类型。
(二)考试要点
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国际金融市场概念
①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广义概念
狭义概念
②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
资金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和黄金市场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
③国际金融市场的含义
(2)在岸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国际金融市场
①在岸国际金融市场
在岸市场的含义
典型的在岸市场:外国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
国外债券、扬基债券、武士债券的含义
公募和私募
②离岸国际金融市场
离岸市场的特征
离岸市场的分类
(3)当代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
①国际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②世界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
③金融资产证券化
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⑤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日益重要
2.欧洲货币市场
(1)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①欧洲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的含义
欧洲美元与欧洲美元市场
欧洲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
②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内部原因――欧洲货币市场的自身特点
③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很少受到市场所在国金融和外汇法规的约束
借贷业务中使用的货币种类较多
具有独特的利率结构,成本低、效率高
调拨方便,选择自由
(2)欧洲货币市场的信用创造机制
(3)欧洲银行信贷市场
①欧洲银行的含义
②欧洲银行信贷业务的种类
欧洲银行信贷的种类
欧洲银行贷款的方式
银团贷款(辛迪加贷款)
(4)欧洲债券市场
①欧洲债券的含义
②欧洲债券市场的特点
市场容量大
自由、灵活
发行费用和利息成本比较低
免缴税款和不记名,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债券种类和货币选择性强
流动性强,容易转手兑现
③欧洲债券的发行程序
④欧洲债券的种类
固定利率债券
浮动利率债券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s)
附认购权证债券(bonds with warrants)
选择债券(option bonds)
零息债券(zero coupon bonds)
双重货币债券(dual currency bonds)
全球债券(global bonds)
2016暨南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大纲
来源:暨南大学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15-09-16 09:43:04辅导课程:魔鬼集训营
[摘要]金融学综合考试涵盖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含微观金融)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5)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影响与管理
①欧洲货币市的作用和影响
欧洲货币市场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欧洲货币市场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②对欧洲货币市场的管理
巴塞尔委员会和《巴塞尔协议》
3.国际金融创新
(1)金融创新的含义及类型
①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技术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
②国际金融创新的类型
a.风险转移型创新
如期权、期货交易、货币与利率互换交易等。
b.流动性型创新
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C.信用创造型创新
如票据发行便利(NIFs)等。
d.股权创造型创新
如可转换债券、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
③国际金融创新的信用
(2)主要金融创新工具
①票据发行便利
②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交易
③远期利率协定(forward rate agreements, FRAS)
4.金融期货与期权交易市场
(1)金融期货市场
①外国货币期货(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货币期货的概念
货币期货合同和远期交易的区别
②黄金期货
③其他期货:利率期货与股票指数期货
(2)金融期权交易
①期权的概念
②外国货币期权(foreign currency options)
③贵金属期权
④其他金融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权
四、国际资本流动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的
影响;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理论;掌握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的衡量指标、产生的原因、
防范与控制的措施;掌握国际融资、国际资金管理,以及外汇风险、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和
国家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要点
1.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1)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2)长期资本流动
①长期资本流动的定义
②长期资本流动的类型
a.直接投资
资源导向型投资
出口导向型投资
降低成本型投资
研究开放型投资
发挥潜力型投资
分散风险型投资
b.证券投资
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
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
c.国际贷款
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
③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
(3)短期资本流动
①短期资本流动的定义
②短期资本流动的类型
短期证券投资与货款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贸易资金融通
(4)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
①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原因
②证券投资国际分散化的动因
(5)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①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经济的影响
②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经济的影响
2.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1)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2)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①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②资产组合理论
(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①垄断优势论
②产品生命周期论
③市场内部化理论
④国际生产折衷论
⑤产业双向投资理论
3.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
(1)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①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偿债率指标
负债率指标
外债余额与 GDP 比率
短期债务比率
其他债务衡量指标
②债务危机的状况和特点
③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最初的援助措施
贝克计划
布雷迪计划
④国际债务危机的启示
(2)货币危机
①短期资本流动与投机性冲击
②货币危机
危机的含义
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
货币危机的传播
货币危机的影响
货币危机的防范与控制
4.跨国财务管理
(1)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①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
②国际融资
股权融资(equity financing)
债券融资(bond financing)
银行融资(bank financing)
公司内部贷款
③国际资金管理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资本预算
跨国营运资本管理
(2)跨国风险管理
①外汇风险管理
a.外汇风险管理的概念
b.外汇风险的类型
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
折算风险(translation risk)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
c.外汇风险的管理
(a)对交易风险的管理
选择适当的合同货币
净额结算(netting)
配对管理(matching)
提前与延期收付汇(leading & lagging)
定价政策(pricing policy)
远期交易
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
借款与投资
借款-现汇交易-投资
外币票据贴现
利率和货币互换
(b)对折算风险的管理
(c)对经济风险的管理
②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的含义及表现
利率风险的防范对策
③政治风险和国家风险
政治风险和国家风险的含义
政治风险和国家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国家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五、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内部与外部均衡的含义,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和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理;掌握汇率政策和国际储备政策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能够比较深
入分析中国在汇率水平和国际储备管理方向的具体实践。
(二)考试要点
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
(1)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外均衡
①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含义
②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与协调
斯旺曲线
米德冲突
(2)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①支出增减型政策
②支出转换型政策
③其他政策工具
④政策工具的搭配
(3)开放经济条件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①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
②关于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2.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①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②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①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②不同资本流动状况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3)开放经济下政策选择的“三元悖论”
3.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
(1)汇率制度概述
①汇率制度的内容与历史演进
②当代汇率制度的类型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自由浮动(“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
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爬行钉住制、汇率目标区制、货币局制度
③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④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2)汇率水平的管理
①汇率水平变动的经济影响
贬值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
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贬值对产出的影响
贬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贬值对物价的影响
贬值对收入再分配、财政赤字、货币供给等方面的影响
②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a.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b.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
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
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
单边干预和联合干预
c.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
(3)外汇管制
①外汇管制的目的
②外汇管制的手段
价格管制
数量管制
(4)货币的自由兑换
①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
②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4.国际储备政策
(1)国际储备政策的概念
①国际储备的概念
②国际储备的构成
货币性黄金
外汇储备
在 IMF 的储备头寸
特别提款权
③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2)国际储备的作用
①支付国际收支逆差
②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③充当对外举债的保证
(3)国际储备的供给
①影响国际储备供给的主要因素
②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相对短缺的原因
(4)国际储备的需求
①特里芬关于国际储备与进口关系的论述
②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
(5)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①储备货币种类的安排
②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六、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协调方案;理解国际货币制
度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演进;客观地对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当前国际货币制度
进行评价并且熟悉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产生的影响。
(二)考试要点
1.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1)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①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②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国际传导
(2)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主要内容
①信息交换
②危机管理
③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
④合作确定中介变量
⑤部分协调
⑥全面协调
(3)国际协调的方案
①托宾税方案
②麦金农方案
③汇率目标区方案
2.国际货币制度
(1)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涵
①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
②国际货币制度的分类
(2)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
①国际金本位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本特征
对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评价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②布雷森林体系
布雷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内在原因――“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3)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①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②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
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
多样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③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评价
(4)欧洲货币一体化
①最优货币区理论
②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
第一阶段(1960-1971 年):跛行货币区
第二阶段(1972-1978 年):联合浮动
第三阶段(1979-1998 年):欧洲货币体系
第四阶段(1999 年以后):欧洲单一货币
③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欧洲汇率机制的运行情况
④欧洲单一货币与欧元
《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的三阶段
欧元的诞生
欧元启动的意义
第三部分 投资学(含微观金融)
投资学是指导独立个体对现金流进行优化和规划的一门学科,涉及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属于金融决策学的范畴。其主要内容由下列三大部分构成:①证券投资的背景,包含投资的定义;证券投资的主体与客户介绍;证券市场环境等。②证券投资的价值分析,包括债券价值分析、普通股价分析、普通股基本分析等。③证券投资理论,由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几大理论构成。
一、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一)考试要求
了解证券市场的结构、功能、参与主体及其划分,证券投资的目的,以及证券市场中证券交易规则与制度。掌握金融市场中各种原生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特征、作用及相互间的区别;理解与掌握投资的收益、风险及其度量方法。
(二)考试要点
1.证券市场概述
(1)基本概念
①投资、金融投资的概念与特点
②金融投资与实物投资的区别
③直接金融投资和间接金融投资的区别
④证券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⑤债券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⑥股票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⑦证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证券市场主体
①证券发行主体:政府、公司企业、金融机构
②证券投资主体:个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
(3)证券投资目的
①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②政府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③企业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④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4)证券市场中介
①证券承销商
②证券经纪商
③证券自营商
④证券服务机构
(5)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及其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
(6)证券投资与证券投机的概念、作用与区别
(7)证券投资收益的测算
①财富相对指标的计算
②收益率和年度收益率的计算
(8)证券投资平均收益的计量
①单一资产平均收益的计量
②投资组合平均收益率的计量
(9)投资风险
①系统性风险
市场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利率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购买力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②非系统性风险
经营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信用风险及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③投资风险的衡量 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的计算
2.债券市场
(1)基本概念
①货币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②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③政府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④公司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⑤市政债券市场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货币市场及货币市场工具
①货币市场基础知识 附息债务工具 贴现票据 贴现率的计算 LIBOR(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债券等值收益率 收益率曲线
②主要货币市场工具: 国库券 商业票据 浮动利率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 存款证 回购协议
(3)政府债券市场
①国债
②政府机构债券
(4)市政债券市场
①一般责任债券
②收入债券
③产业发展债券
⑸ 公司债券市场
①抵押债券
②信用债券
③收益债券
④担保债券
⑤高收益公司债券(垃圾债券)
⑥公司债券交易市场
(6)可转换债券
①可转换债券及其特点
②转换比例和转换价格
③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和价格的计算
④转换溢价和转换折价
(7)债券交易市场
①交易所交易市场
②银行间交易市场
③柜台交易市场
(8)债券合约
①债券合约
②可赎回债券
③赎回价格
④拖欠风险
(9)国际债券
①欧洲债券
②外国债券
3.股票市场
(1)普通股
①普通股的权利和责任
②普通股收益的计算
③股息率、收益率和市盈率的计算
(2)股票市场的一般组织
①一级市场
②二级市场
③有组织的交易所 股票交易所的会员 交易的场所和时间
④交易所简介 纽约股票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⑤交易所的人员组成 交易所工作人员 交易所会员 经纪人、场内经纪人及其作用专家经纪人及其作用
(3)交易者
①信息交易者
②流动性交易者
(4)交易的程序
①开户
②委托,向经纪人发出交易指令
③竞价成交,场内经纪人执行指令或通过电子系统执行命令
④清算与交收
⑸ 报价方式
①指令驱动
②报价驱动
(6)场外交易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
(7)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及报价系统
①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
②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报价系统(Nasdaq)
③Nasdaq 的做市商制度
④做市商制度的优缺点
(8)交易指令
①市场指令
②限价指令
③止损指令
④带限价的市场指令
⑤止损限价委托指令
⑥当日有效指令
⑦带撤销的有效指令
(9)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
①指令驱动机制
②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
③涨跌幅限制
④交易原则和交易指令 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当日有效指令
(10)保证金交易
①保证金买空与卖空的交易及计算
②初始保证金及其计算
③维持保证金及其计算
(11)经纪业
①经纪业的主要功能
②折扣经济商
③经济佣金
(12)主要股票价格指数
①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及其计算
②标准普尔 500 股票价格指数
③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
④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
⑤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
⑥加权平均价值指数
⑦各种指数的比较
(13)世界范围的股票市场
①连续交易市场
②定时交易市场
③世界股票市场资本化
④双重挂牌
⑤存托凭证(DR)
(14)股票发行
①优先股
②普通股
③公募和私募
④流动性
⑤首次公开发行(IPO)及过程
⑥信息不对称
⑦IPO 的折价
(15)投资信息来源
①定期的商业杂志、报纸公开发表的证券管理机构的公告和行情等
②各类指数
③政府的公开信息
④国际专业机构的出版物
⑤各个公司发布的信息 上市公司年报 标普和穆迪公司的报告 经济公司的报告价值线、专业杂志、电脑数据库 国际证券信息
(16)证券市场法规
①美国
1933 年证券法
1934 年证券交易法
1935 年公用事业持股公司法
1940 年投资公司法
1940 年投资顾问法
②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二、债券投资
(一)考试要求
了解零息债券与付息债券的基本概念、债券定价的基本方法,以及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 因素。掌握各种债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和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理解债券久期的含义并掌握计 算债券久期的方法;会利用债券久期进行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
(二)考试要点
1.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1)名义利率
(2)实际利率及其计算
(3)时间与债券价格
(4)利率与债券价格变
2.债券定价的基础
(1)债券定价原理
(2)纯贴现债券及其定价基本公式
(3)附息债券及其定价基本公式
(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定价基本公式
3.债券信用评级
(1)债券评级的目的
(2)债券评级的主要标准
(3)信用评级的程序
(4)对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的主要标准
(5)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
4.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1)综合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2)再投资利率对综合到期收益率的影响
(3)纯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4)纯贴现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5)附息债券的当前收益率
(6)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7)附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8)附息债券的赎回期收益率
(9)平价、溢价和折价债券
(10)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11)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5.久期(duration)
(1)久期及其计算
(2)久期价格变动公式和修正久期
(3)久期用于构建免疫资产
(4)久期的缺陷
6.债券组合管理
(1)收益率曲线
(2)利率的期限结构
①远期利率及其计算
②即期利率及其计算
③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的关系
(3)期限结构理论
①市场预期理论
②流动性溢酬理论
③市场分割理论
(4)三种理论对不同收益率曲线的解释
(5)利率的风险结构
①拖欠风险
②风险结构
③风险溢价及其决定
(6)债券投资策略
①被动投资策略 购买——持有 构建免疫资产
②主动投资策略 债券互换 应急免疫 按收益率曲线变动管理
三、股票投资
(一)考试要求
了解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区别与联系、股票价格指数编制胡方法与意义。掌握优先股与普 通股估价模型,以及除权除息价的计算方法。了解并掌握股票价格分析中的基本分析方法, 包括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
(二)考试要点
1.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估价
(1)优先股
①优先股的特征
②累积优先股
③可赎回优先股
④以优先股融资的优缺点
⑤优先股的估价
(2)普通股
①普通股及其特征
②股票定价模型
③股息估价模型
④股息估价模型及资本利得
⑤零增长模型
⑥固定增长模型
⑦不定增长模型
⑧股息估价模型与盈利
⑨盈利的三种出路
⑩股息评价模型与市盈率
(3)股票投资收益及计算
①股利收益率
②持有期收益率
③投资组合收益率
2.股价平均数与股价指数
(1)股价平均数与股价指数的含义
(2)股价平均数与股价指数的编制步骤
①样本股选择
②确定基期以计算平均股价
③确定计算期平均股价并作修正
④将平均股价指数化
(3)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①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②加权平均股价的计算
③平均股价的修正 调整股价法 修正股价法
(4)股价指数的计算
①简单算术股价指数的计算 相对法 总和法
②加权股价指数的计算
③基期加权股价指数
④计算期加权股价指数
⑤费雪指数公式
3.股票价格的除息和除权
(1)除息
①宣布日
②派息日
③股权登记日
④除息日
⑤除息基准价
⑥填息或贴息
(2)除权
①宣布日
②股权发放日或配股日
③股权登记日
④除权日
⑤除权基准价
无偿送股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有偿增资配股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无偿送股和有偿配股搭配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连息带权搭配方式的除权基准价
⑥填权或贴权
⑦权值的计算
4.股票市场与经济分析
(1)影响股市涨跌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①经济周期与股市的关系
②利率和通货膨胀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③政府债券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④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
⑤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
(2)专业预测技术
①时间序列模型
②经济模型
③判断预测
④技术预测
(3)行业分析
①行业特点分析
a.按竞争程度分析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b.按受经济周期影响变化的程度分析 增长型行业 周期性行业 防守性行业
c.按所处行业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分析 开拓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衰退阶段
②行业比较分析 资产收益率 股本收益率 资本结构
③市盈率
④现金分红比率
⑤股息红利收益率
⑥行业增长比较分析
⑦行业未来增长率的预测
5.公司分析
(1)股票价格与价值
①票面价值
②内在价值
③账面价值
④清算价值
⑤市场价值
(2)基本分析模型 股票价值=预期每股盈利×市盈率
(3)运用模型的三个条件
①每股真实价值的估计必须准确
②真实价值的估算必须在市场发现真实价值以前
③市场中的其他投资者必须认识到该股票是值得估算的
(4)公司竞争地位分析
①年销售额或年营业额
②销售额和营业额的年增长率
③销售额的稳定性
④公司销售趋势预测
(5)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①公司盈利能力的衡量 毛利率 资产周转率 投资收益率 销售净利率或营业净利率普通股净利率
②公司盈利能力预测(简便的短期预测方法)
以历史的每股盈利预测未来的每股盈利;
以历史销售收入与每股盈利的关系,预测未来销售收入和每股盈利。
(6)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①公司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分析
②经营效率分析
③多种经营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分析
(7)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①分析方法
单位化法
结构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
横向分析法
标准比较法
②财务比例分析
a.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分析
速动比率分析
现金比率
经营净现金比率(短期债务)
经营净现金比率(全部债务)
已获利息倍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回收天数
b.资本结构分析
股东权益比率
负债比率
长期负债比率
股东权益占固定资产比率
c.经营效率分析
存货周转率和周转天数
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股东权益周转率
d.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
净利率
资产收益率
股东权益收益率
e.投资收益分析
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股息发放率
普通股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支付现金股利的经营净现金流量
普通股获利率
本利比
市盈率
投资收益率
每股净值
净资产倍率
(8)公司盈利增长分析
收入百分比预测技术
趋势分析法
判断预测法
四、投资组合管理
(一)考试要求 了解投资组合意义与作用、有效市场假说与投资组合理论假设前提,以及市场组合 与分离定理,同时还要了解证券投资资金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理解并运用 CAPM 模型与 APT 模型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运用着两种模型进行资产定价。
(二)考试要点
1.多样化与组合构成
(1)组合的含义
(2)分析的假设
①忽略市场交易成本
②信息是免费的
③投资者评价信息的方法是一致的
④投资者仅关注他们所投资的期望收益和风险
⑤投资者持有资产相应的一段时期
(3)风险与期望收益的转换
(4)两种风险资产的组合
①两种风险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及计算
②两种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
③方差的定义
④协方差的定义
⑤标准差的定义
⑥相关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⑦两种风险资产组合方差的计算
⑧两种资产组合标准差的计算
⑨相关系数的值域
(5)多种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期望收益的计算
(6)投资者无差异曲线
①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②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
③风险厌恶者的无差异曲线
④风险中性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
(7)有效集和有效边界
①有效集定理
②可行集 如何在可行集上选择有效集; 如何在有效集上选择最佳组合。
(8)分散化的显著效应
(9)国际分散化
2.风险的市场价格
(1)无风险资产及其特点
(2)带有一种无风险资产的两种资产组合
①预期收益率
②方差和标准差
③预期收益和风险的计算
(3)最优风险组合的选择
①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有效边界
②无风险资产的贷的组合
③无风险资产的借的组合
④风险和期望收益的杠杆效应
⑤含有无风险的贷和借的有效边界
(4)投资者效用和无风险资产
①市场组合
②分离定理
(5)资本市场线及其斜率和预期收益的计算
(6)组合和单个证券的风险和预期收益
(7)贝塔系数和单个证券的风险
①贝塔与特征线
②特征线方程
③贝塔系数的作用
④贝塔系数作为相对风险的度量
(8)风险的划分
①系统性风险
②非系统性风险
③总风险
(9)一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
①证券市场线的含义
②证券市场线方程与计算
③证券市场线与资本市场线的区别
3.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有效市场
①弱式有效
②中强式有效
③强式有效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有效市场假设
(3)业绩测定和战胜市场
(4)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挑战
①罗尔(Roll)的批评
②套利定价理论
③套利定价模型
(5)有效市场和定价模型的检测
(6)市场有效性和 CAPM 的最近证据
4.投资基金和业绩评估
(1)投资基金的定义
(2)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和特征
(3)证券投资基金的类别
①按组织形式分类
②按可否赎回分类
③按投资收益风险目标分类
④按投资对象分类
⑤按资本来源和运用地域分类
(4)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
①封闭式基金的内在价值
②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和溢价
③开放式基金的增长和变化
④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成本
(5)基金法规和税收
(6)基金业绩
(7)业绩评估的方法
①夏普指数及计算
②特雷诺指数及计算
③詹森的 R 值
(8)经风险调整后的开放式基金业绩
五、金融衍生品和风险管理
(一)考试要求
了解金融衍生工具概念、分类、特征及交易机制。了解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的定价方法与机理,理解并掌握金融衍生工具及组合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资风险管理。
(二)考试要点
1.期货市场
(1)概述
①期货交易的定义
②期货交易的特征
③期货交易参与者
④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
(2)期货交易机制
①期货交易所
②期货合约和期货交易
合约的期限。
价位的变动
涨跌停板
建仓流程
限仓制度和大户报告制度
保证金
③清算所及其功能
④逐日盯市或逐日清算
⑤期货合约的实现 交割 回转交易(平仓) 交割
(3)期货定价
①基差
②持仓成本关系
③持仓成本的含义
④持仓成本和差价的计算
⑤期货价格和预期未来的现货价格
(4)期货市场的社会功能
①价格发现
②套期保值
(5)期货投机
①投机的作用
②投机与期货价格行为
(6)利率期货
①利率期货的概念
②利率期货与收益率曲线
③利率期货交易的特点
④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
⑤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
(7)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①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概念
②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的特点
③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主要品种
④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
⑤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
(8)期货交易套期保值
①套期保值的决定
②确定套期保值结构
③基差变化对套期保值的意义
④套期保值交易对冲时机的选择
(9)期货交易套利
①跨期套利
②跨品套利
③跨市套利
2.期权市场
(1)基本概述
①看涨期权
②看跌期权
③期权术语
④卖出期权
⑤买入期权
⑥期权合约
⑦内在价值
⑧期权费
⑨执行价格
⑩期权溢价
○11期权交易所
(2)期权定价
①影响因素
基础股票价格
执行价格
到期日的时间
基础股票的波动
无风险利率
②期权定价
看涨期权定价;
期权价值和收益;
其他条件相同的欧式看涨期权与看跌期价格之间的关系。
③看涨期权价格和利率
④看涨期权价格与股票风险
⑤看涨期权的保险策略
(3)期权定价模型
(4)看跌期权估价
(5)期权投机
(6)期权套期保值
3.互换市场
(1)基本概念
①互换
②对手方
③利率互换
④货币互换
⑤互换市场
⑥互换市场的特点
(2)互换的动机
①商业需要
②比较优势
(3)互换参与方
①互换经纪人
②互换交易商
③互换银行
(4)互换定价
①影响互换定价的因素
信用价值
适当的对手方
利率的期限结构
②互换定价的安排
IV.试题示例
2009年全国金融联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边际替代率递减要求偏好满足( )。
A.单调性 B.凸性C.完备性和传递性 D.单调性和凸性
2.科斯定理是关于( )。
A.不对称信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B.公共决策的特性
C.股票市场的无套利条件
D.产权界定与外部效应的关系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
A.4/3 B.4/5 C.2/5 D.5/2
4. 某个国家在充分就业下的产出为5000 亿美元,而自然失业率为5%。假定现在的失业率为8%,那么当奥肯系数为2 时,根据奥肯法则,该国目前的产出为( )。
A.4 500 亿美元 B.4 900 亿美元 C.4 800 亿美元 D.4 700 亿美元
5.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说法错误的是( )。
A.当需求函数是直线时,在不同价格下会有不同的弹性系数
B.当需求函数不是直线时,在不同价格下也必然有不同的弹性系数
C.一般来说,消费者的需求行为的调整时间越长,需求就越具有弹性
D.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价格弹性往往越大
6. 用来反映收入或者财产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和指标分别是( )。
A.劳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B.劳伦斯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C.罗尔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D.罗尔斯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7. 根据IS-BP-LM 模型,在浮动汇率并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 )。
A.财政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有效
8.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生产要素收入+利润
B.NI+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C.NI+间接企业税+折旧
D.NI+间接企业税+折旧+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9.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20%,要使储备全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为( )。
A.4% B.25% C.20% D.5%
10.根据多恩布次的“汇率超调论”,汇率之所以在受到货币冲击后会做出过度反应,是因为( )。
A.购买力平价不成立
B.利率平价不成立
C.商品市场的调整快于金融市场的调整
D.金融市场的调整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
11.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央行提高基准利率将直接导致( )。
A.货币供给增加 B.货币供给减少
C.货币需求增加 D.货币需求减少
12.托宾q 值是指( )。
A.企业市值/企业固定成本 B.企业市值/企业变动成本
C.企业市值/企业总成本 D.企业市值/企业重置成本
13.根据CAPM 模型,一个证券的价格为公平市价时( )。
A.β 为正值 B.α 为零 C.β 为负值 D.α 为正
14.裸露股票看涨期权的卖方潜在的最大损失是( )。
A.有限的 B.无限的
C.股票越低损失越大 D.与看涨期权价格相等
15.若一个生产X 和Y 两种商品的企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X2+Y2=3,则该企业的生产属于( )。
A.规模经济 B.规模不经济 C.范围经济 D.范围不经济
16.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颁奖给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奖励他( )
A.开创了三元悖论理论
B.开创了货币危机理论,并成功预测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C.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学中作出卓越的贡献
D.开创了汇率决定理论的国际收支分析法
17.坚持货币政策操作应该“相机抉择”的是( )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古典学派
18.关于绝对购买力平价(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下面说法哪一个正确( )。
A.绝对PPP 成立并不意味着相对PPP 也成立
B.相对PPP 成立意味着绝对PPP 也成立
C.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D.绝对PPP 成立意味着相对PPP 也成立
19.某投资者参与保证金买空交易,有本金1 万元,按每股10 元的市价买入股票,假设法定保证金比率为50%,保证金最低维持率为20%。则当股票价格跌破每股( )时,该投资者必须追加保证金。
A.6.25 元 B.7.50 元 C.5 元 D.8 元
20.在资本可以流动的开放经济中,紧缩型货币政策会导致( )。
A.产出下降和本国货币升值 B.产出上升和本国货币贬值
C.产出上升和本国货币升值 D.产出下降和本国货币贬值
21.投资收入(如红利、股票等)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金融项目 D.储备与相关项目
22.关于可转换债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可转换债券是指公司债券附加可转换条款,赋予债券持有人按预先确定的比例(转换比率)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B.大部分可转换债券都是没有抵押的低等级债券,并且是由风险较大的小型公司所发行的
C.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筹措债务资本的能力较低,使用可转换债券方式将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D.可转换债券不能被发行公司提前赎回
23.商业银行准备金是指( )。
A.银行的拨备
B.发行在外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公众手持现金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24.有以下报价行(做市商)USD/GHF 报价;报价行A 为1.1539/44,报价行B 为1.1540/45,报价行C 为1.1538/46,报价行D 为1.1541/46。问:从哪一个报价行那里买入USD 成本最低?( )
A.报价行A
B.报价行B
C.报价行C
D.报价行D
25. 弗里德曼认为按照预期到来的货币供给变化( )。
A.短期内无效,长期内有效,但效果不明显
B.短期内有效,长期内无效
C.弗里德曼的理论只考虑短期,且认为是有效的
D.短期长期都无效,只有突然到来的出乎意料的变化才有效
26.不属于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是( )。
A.最低资本要求 B.银行治理结构
C.监管当局的监管检查 D.市场约束
27.公司偿债能力指标除( )外。
A.现金比率 B.负债比率C.速动比率 D.流动比率
28.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A.金融深化论 B.金融创新论
C.凯恩斯主义理论 D.金融脆弱论
29.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适用于( )货币危机模型进行解释。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上述全部
30.当一国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应采用( )。
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
二、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 某债券的面额为100 元,票面利率为7%,还有两年到期,若投资者以102 元买入,持有至到期,则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如果再投资收益率为5%,其他条件不变,则已实现收益率为多少?
2.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3. 根据下述住处来计算失业率。假定有两个主要群体,成年人和儿童,成年人又分为男人和女人两部分,儿童占劳动力的10%,成年人占90%,成年人劳动力的35%由妇女组成。再假定这些群体各自的失业率分别如下:儿童:19%;男人:7%;妇女:6%。
(1)计算总失业率;
(2)如果儿童占劳动力的比例由10%上升到15%,情况交怎样?这将如何影响总失业率?
4.假设某不付红利股票价格遵循集几何布朗运动,其预期年收益为16%,年波动率为30%,该股票当日收盘价为50元。求:
(1)第二天收盘的预期价格与标准差。
(2)在置信度95%的情况下,该股票第二天收盘时的价格范围。
5. 某日,法兰克福外汇市场银行报价,即期汇率:EUR/USD 129.25-30,1、2、3 个月的远期汇率差价分别为10~15,20~28,30~40。问:
(1)美元是升水还是贴水,升水或贴水多少点?
(2)该日某德国商人与宁波某服装出口商之间签订了从中国进口价值100 万美元的合约,
付款期为3 个月。为了规避风险,该商人当即在外汇市场以上述汇率卖出3 个月远期美元
100 万,问到时候能收到多少欧元?
(3)如果该德国商人的这笔美元支出在期限2~3 个月之间的任何一天,那么适用的远期汇
率又是多少?
6. 假设活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9.5%,超额准备金率为0.5%,现金余额为300 亿元,现金漏损率为5%,试求:
(1)总准备金是多少?货币供应量M1 是多少?
(2)若国内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1/P=0.6Y﹣3000r 满足,且绝对形式的购买力平价条件
成立,国外价格水平P*=3,国内收入水平Y=800 亿元,r=0.06,请用弹性货币分析法计
算均衡汇率e(直接标价法);
(3)在前两问的假设下,
Ⅰ:若本国法定准备金率提高3 个百分点,求新的均衡汇率e′;
Ⅱ:若利率提高2 个百分点呢?(e〞)
Ⅲ:若准备金和现金比率均保持不变,央行在公开市场收购27 亿债券会使均衡汇率怎样变
化?(e′′′)
三、分析与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下面是2008 年10 月初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救市方案的几个要求:
A.在财政部持有某家公司股份情况下,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和福利水平将受到限制;
B.在政府购买某家公司超过3 亿美元不良资产之后,受雇担任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者不符
合获得“黄金降落伞”(在失去这份工作后获得经济上的丰厚保障)的条件;
C.国会创建一个拥有监督权的小组,财政部部长将定期向国会议员报告方案的进展情况;
D.如果这份方案实施5 年后政府仍然亏损,财政部将拟定计划,对获得政府救援的公司征
税,以补偿纳税人的损失。
问:
(1)在前两条要点中,哪条是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哪条是为了避免逆向选择?就此问题进
行简要的比较和评述。
(2)政府收购不良资产的方案会怎样影响纳税人的利益?说明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联储、
财政部和纳税人以及受灾公司之间的关系。
2.2008 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由“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向“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转变,请根据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原理,阐述稳定经济周期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究竟哪个更重要?这两种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什么?宏观政策的协调能否使两个目标同时实现?
3.根据下表中2003~2007 有关中国的宏观数据回答:
(1)说明人民币对外升值压力的原因;
(2)说明人民币对内贬值压力的原因;
(3)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
(4)针对(3),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
国际收支综合差额 | 985.99 | 1793.19 | 2237.82 | 2599.30 | 4452.42 |
外汇储备(亿美元) | 4032.51 | 6099.32 | 8188.72 | 10663.44 | 15282.49 |
CPI(%) | 1.2% | 3.9% | 1.8% | 1.5% | 4.8% |
M2 增长率 | 19.6% | 14.6% | 17.6% | 13.8% | 16.7% |
USD/CNY 汇率平均数(当年12 月份) | 827.67 | 827.65 | 807.02 | 780.87 | 730.46 |